

1. 为乙肝患者更换伤口敷料时,患者血液溅入护士眼睛,这种损伤属于:
A.物理性损伤
B.机械性损伤
C.心理性损伤
D.生物性损伤
E.化学性损伤
2. 患者男,45岁,因“足底被生锈的铁钉刺伤”就诊,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患者诉一周前使用过破伤风抗毒素。引起该患者发生过敏的特异性抗体是:
A.IgA
B.IgC
C.IgG
D.IgE
E.IgM
3. 颅前窝骨折皮下瘀斑的典型体征是:
A.三主征
B.“熊猫眼”征
C.三凹症
D.Murphy征
E.五联征
4. 产后血性恶露持续的时间一般是:
A.1~2天
B.3~4天
C.8~10天
D.10~15天
E.15~20天
5. 导致COPD最常见的因素是:
A.吸烟
B.职业粉尘
C.大气污染
D.感染
E.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调
6.患者男,26岁,因上呼吸道感染,遵医嘱服用磺胺类药物,护士嘱其多饮水的目的是:
A.降低药物毒性
B.减少对胃的刺激
C.减少对肾脏损害
D.提高疗效
E.减少对肝脏损害
7. 预防小儿麻疹最有效的措施是:
A.注射干扰素
B.输注丙种球蛋白
C.输注血浆
D.输注全血
E.接种疫苗
8. 患者男,56岁,主诉活动后心前区疼痛一月余,患者平时活动后即出现心前区压迫样疼痛,持续3~5分钟,休息后可以缓解,入院后治疗5天后,遵医嘱继续服用硝苯地平,该药物属于:
A.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B.利尿剂
C.钙通道阻滞剂
D.β受体拮抗剂
E.硝酸酯类
9. 对于献血者的叙述,错误的是:
A.献血者年龄18~55岁
B.献血一次不超过400ml
C.献血两次间隔要大于3个月
D.献血者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的条件
E.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
10. 某护士使用臭氧灭菌灯对空气进行消毒,消毒结束后,间隔时间多久人员方可进入:
A.30min
B.60min
C.45min
D.90min
E.20min
11. 患者女,56岁,既往有糖尿病史10余年,突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此时患者的呼吸气味是:
A.芳香味
B.肝腥味
C.大蒜味
D.烂苹果味
E.氨臭味
12. 由责任护士和其辅助护士负责一定数量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各种治疗、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病历书写、病情观察、用药治疗及健康教育等。此种模式的护理方式属于:
A.临床路径
B.功能制护理
C.个案护理
D.小组护理
E.责任制护理
13. 乙脑病毒主要侵犯的人体系统是:
A.免疫系统
B.呼吸系统
C.循环系统
D.骨骼肌肉系统
E.中枢神经系统
14. 具有稳定性质,传热性能缓和,不易与中药所含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的最常用的中药煎煮器具是:
A.铝锅
B.砂锅
C.铁锅
D.钢锅
E.不锈钢锅
15. 患者男,流浪人员,因车祸致右下肢开放性骨折被路人送入院,医生和护士及时给予其止血,建立静脉通路并做好急救准备,护士保护了患者:
A.人格受到尊重的权利
B.参与治疗的权利
C.选择诊疗方式的权利
D.知情同意权
E.享有平等的医疗服务的权利
16. 某孕妇,35岁,妊娠40周待产,G1P0,LOA,子宫口近开全时,胎膜自然破裂,听胎心170次/分,立即给予左侧卧位,吸氧,静脉注射葡萄糖和维生素C,持续进行胎心电子监护,并做好手术助产的准备,此时给予葡萄糖和维生素C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
B.加强母体和胎儿营养
C.加强胎儿能量和抵抗力
D.加强母体对缺氧的耐受性
E.加强母体能量和抵抗力
17. 护士给某乙肝患者拔针时不小心被沾有该患者血液的针头刺伤,伤口的即刻处理方法不妥的是:
A.按压止血
B.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
C.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
D.消毒后包扎伤口
E.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
18. 患者女,26岁,下肢急性淋巴管炎,查体见肢体肿胀明显,局部应擦拭药液为:
A.0.1%碘伏
B.50%硫酸镁
C.外用生理盐水
D.3%过氧化氢
E.75%酒精
19. 患者男,30岁,被利器刺伤胸部引起开放性气胸,为预防感染可使用:
A.激素
B.维生素
C.止痛药
D.止血药
E.抗生素
20. 护患沟通提问过程中,如果护士采用的是封闭式提问,其主要的优点是:
A.患者可以更好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B.护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需要的信息
C.护士可以获得更多资料
D.护士可以获得更加真实全面的资料
E.患者可以更加全面的介绍自己的情况
21. 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最明显的症状是:
A.呼吸改变
B.局部疼痛
C.排痰困难
D.休克
E.发热
22. 某孕妇,26岁,孕32周,突然阴道不自主流液4小时入院,入院后医嘱肌注地塞米松,其目的是:
A.促进胎儿肾脏发育
B.促进胎儿心脏发育
C.促进胎儿肺成熟
D.促进胎儿肝脏发育
E.促进胎儿大脑发育
23. 关于焦虑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焦虑发作是先天的对可怕情景的条件反射
B.焦虑是害怕某些环境刺激所形成的条件反射
C.女性患病率明显低于男性
D.发作时紧张程度与现实情况相符
E.焦虑人格特质与遗传无关
1.【答案】D。解析:生物性因素指医务人员意外沾染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等。
2.【答案】D。解析: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血清中检出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3.【答案】B。解析:颅前窝骨折瘀斑表现为“熊猫眼”,脑脊液漏为鼻漏。
4.【答案】B。解析:产后恶露一般持续4~6周,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为3~4日。
5.【答案】A。解析:吸烟为COPD重要发病因素。
6.【答案】C。解析:服用磺胺类药物需要多饮水,避免结晶阻塞肾小管。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7.【答案】E。解析:接种疫苗为被动免疫,能够使小儿产生持久的免疫效果。
8.【答案】C。解析: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为抗高血压、防治心绞痛药物。
9.【答案】C。解析:一个健康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适合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献血两次间隔要大于6个月。
10.【答案】A。解析:臭氧消毒法进行空气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待消毒结束后20~30分钟方可进入。
11.【答案】D。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呼吸气味为酮味儿,即烂苹果味。
12.【答案】E。解析:该模式的护理方式属于责任制护理。
13.【答案】E。解析:乙型脑炎病毒属被膜病毒科病毒B,为嗜神经、RNA病毒,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4.【答案】B。解析:易与中药所含成分发生化学变化的最常用的中药煎煮器具是砂锅。
15.【答案】E。解析: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公正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
16.【答案】A。解析:吸氧,静脉注射葡萄糖和维生素C,可加强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避免胎儿发生宫内窘迫。
17.【答案】A。解析:针头刺伤处理:先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将血液尽量挤出,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后包扎伤口。按压止血会使有病毒的血液进入体液循环。
18.【答案】B。解析:对于有肢体肿胀患者,应用50%硫酸镁予以消肿。
19.【答案】E。解析:为预防感染应该使用抗生素。
20.【答案】B。解析:封闭式提问--是指提出答案有性,范围较小,有限制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有一定限制,提问时,给对方一个框架,让对方在可选的几个答案中进行选择,护士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需要的信息。
21.【答案】B。解析:闭合性单处肋骨骨折病人肋骨骨折断端可刺激肋间神经产生局部疼痛,当深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时疼痛加剧。
22.【答案】C。解析:地塞米松可促进胎儿肺成熟。
23.【答案】B。解析: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认知过程、不良生活事件、生化、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慢性焦虑情绪症状: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9.65MB 下载数1489 下载
8.36MB 下载数2365 下载
10.49MB 下载数7594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