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昭昭医考!

400-10234-66 周一至周日:9:00-21:00

当前位置: 研招信息首页 > 历年考题(考生回忆版) > 正文

医学考研2017年西综考题(考生回忆版)答案及解析

2022-06-27

来源:昭昭医考

放大 缩小

以下是小昭为大家整理的西综考题(考生回忆版)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即将参加西医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1.葡萄糖跨肠上皮刷状缘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功能

【答案解析】

①选项D:某些物质的主动转运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机制建立起的Na⁺或H⁺的浓度梯度,在Na⁺或H⁺离子顺浓度梯度扩散的同时使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如在肠黏膜上皮细胞钠泵作用下建立细胞外比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高的势能差,在刷状缘膜中存在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转运Na⁺选择性地将葡萄糖通过黏膜细胞刷状缘从肠腔转运入细胞内,这种转运方式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D对),故本题选D。

②选项A:单纯扩散主要介导脂溶性物质或少数不带电荷的极性小分子的物质转运,如O₂、CO₂、N₂、NH₃、类固醇激素、乙醇、尿素、甘油、水等。

③选项B:易化扩散是指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在跨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根据跨膜蛋白及其转运溶质的不同,易化扩散可分为经通道的易化扩散和经载体的易化扩散两种形式:前者指Na⁺、K⁺等离子以经通道易化扩散进行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物质转运;后者指葡萄糖、氨基酸等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经载体的易化扩散进行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

④选项C:主动转运是指某些物质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提供能呈而进行的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根据膜蛋白是否直接消耗能量,主动转运可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主要是以离子泵的形式如Na⁺泵、Ca²⁺泵、H⁺泵等进行,直接消耗能量。

 

2.下列关于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叙述,正确的是

A.纵管的作用是将电兴奋传入肌细胞深部

B.肌膜和横管膜L型钙通道激活

C.终池内Ca²⁺逆浓度差进入胞质

D.Ca²⁺与肌动蛋白的钙结合亚基结合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机制

【答案解析】

①选项B: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T管(即横管,由横纹肌细胞膜内陷并向深部延伸而成)膜传至肌细胞内部,并激活T管膜和肌膜中的L型钙通道(B对),故本题选B。

②选项A:肌膜上的动作电位沿T管(即横管,由横纹肌细胞膜内陷并向深部延伸而成)膜传至肌细胞内部,而不是纵管。

③选项C:在骨骼肌可通过构象变化触发钙释放机制释放钙离子:L型钙通道发生构象改变,产生“拔塞”样作用,使与T管膜对应的终池(即连接肌质网,JSR)中的钙释放通道开放,终池内的高浓度Ca²⁺顺浓度差释放到肌质中。

④选项D:胞质中Ca²⁺浓度升高促使Ca²⁺与肌钙蛋白的结合,启动肌丝滑行并触发肌肉收缩。

 

3.生理止血过程中促进血小板不可逆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内皮受损,PGI₂生成减少

B.血小板释放ADP和TXA₂

C.血管内皮受损,内皮下胶原暴露

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生理性止血

【答案解析】

①选项B:生理性止血过程包括血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和血液凝固。使血小板发生聚集的生理致聚剂:包括ADP、肾上腺素、5-HT、组胺、胶原、凝血酶和TXA₂。ADP和TXA₂引起血小板聚集同时也能引起血小板释放反应,血小板释放的物质如ADP和TXA₂进一步促进血小板的活化,形成不可逆的聚集(B对),故本题选B。

②选项A:PGI₂与TXA₂的作用相反,可提高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具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舒张血管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产生的PGI₂与血小板生成的TXA₂之间保持动态平衡,使血小板不发生聚集。若血管内皮受损,局部PGI₂生成减少,将有利于血小板聚集的发生,但并非血小板不可逆聚集的主要原因。

③选项C:血管损伤后,由于内皮下胶原的暴露,1~2秒内即有少量的血小板黏附于内皮下的胶原上,这是形成止血栓的第一步,通过血小板的黏附,可“识别”损伤部位,使止血栓能正确定位,因此内皮下胶原暴露有利于促进血小板聚集,但并非主要原因。

③选项D:血小板收缩蛋白收缩引起血凝块回缩,使血凝块更加坚实。

 

4.与心室肌相比,窦房结细胞生理电活动的特征是

A.0期去极化速度快

B.静息电位值小

C.0期去极化可被河豚毒素阻断

D.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慢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心肌细胞电活动

【答案解析】

①选项B:窦房结细胞膜中的IK₁通道较为缺乏,其最大复极化电位仅约-70mV。因此与心室肌相比,窦房结细胞的静息电位值小(B对),故本题选B。

②选项A: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的产生主要依赖ICa-L通道(慢钙通道),因而其0期去极化速度较慢,去极时间较长。

③选项C:河豚毒是钠通道阻滞剂,因此不能阻断由慢钙通道介导的窦房结细胞的0期。

④选项D:窦房结细胞属于自律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快,是心脏的起搏细胞。

 

5.一个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开始关闭的瞬间是

A.等容收缩期初

B.等容舒张期初

C.快速射血期初

D.快速充盈期初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心脏泵血过程

【答案解析】

①选项B:主动脉瓣关闭意味着心室不再向主动脉射血,收缩期结束而舒张期开始。舒张期分为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因此一个心动周期中主动脉瓣开始关闭的瞬间是等容舒张期初(B对),故本题选B。

②选项A:房室瓣开始关闭的瞬间是等容收缩期初。

③选项C:主动脉瓣开始开放的瞬间,血流自心室快速射向主动脉,是快速射血期初。

④选项D:房室瓣开始开放的瞬间,血流自心房流向心室,是快速充盈期初。

 

6.肺换气过程是指

A.外界环境中的O₂入肺泡的过程

B.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C.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D.肺泡内气体不断更新的过程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肺换气过程

【答案解析】

①选项C:呼吸的全过程由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外呼吸是指肺毛细血管血液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肺换气指肺泡气体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肺通气是吸气时外界空气经气道被吸入肺泡内。

③选项B:肺通气是指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④选项D:肺通气呼气时肺泡内混合气体经气道呼出,故外呼吸是使肺泡内气体不断更新的过程。

 

7.能引起气道平滑肌舒张的化学因素是

A.组胺

B.PGF₂α

C.乙酰胆碱

D.去甲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影响气道口径的主要因素

【答案解析】

①选项D:交感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主要是β₂受体)结合后产生的平滑肌效应则为抑制性的,包括血管、子宫、小肠、支气管等的舒张,但与心肌β₁受体结合所产生的效应却是兴奋性的(D对),故本题选D。

②选项A:过敏反应时,由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和白三烯等物质可使支气管收缩;CO₂、内皮素引起支气管收缩,气道阻力增加。

③选项B:儿茶酚胺可使气道平滑肌舒张;前列腺素(PG)中PGF₂α可使气道平滑肌收缩,而PGE₂却使之舒张。

④选项C:呼吸道平滑肌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两者均有紧张性作用。副交感神经使气道平滑肌收缩,口径变小,气道阻力增加;而交感神经则使之舒张,口径变大,气道阻力减小。

 

8.关于肠吸收脂肪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后与胆盐结合成混合微胶粒

B.长链脂肪酸在上皮细胞重新合成甘油三酯

C.胆盐随胆固醇进入上皮细胞

D.中、短链脂肪酸通过淋巴管吸收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小肠内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答案解析】

①选项B:脂肪在肠内需要经过先消化后吸收的过程。在小肠内,脂类的消化产物与胆汁中的胆盐形成混合微胶粒,由于胆盐的双嗜特性,它能携带脂肪消化产物通过覆盖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水层到达上皮细胞表面。长链脂肪酸在上皮细胞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并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出胞释放后经淋巴管吸收(B对),故本题选B。

②选项A:脂类的消化产物从混合胶粒释出,通过上皮细胞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即在肠吸收脂肪过程中,其消化产物是在吸收前与胆盐结合成了混合微胶粒。

③选项C:胆固醇等从混合胶粒释出,与胆盐分离后再进入上皮细胞。

④选项D:中、短链脂肪酸可直接进入血液而不入淋巴。

 

9.关于食物氧热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氧热价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

B.蛋白质的氧热价随耗氧量改变而改变

C.指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

D.指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能量代谢的测定

【答案解析】

①选项C:食物的氧热价是指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所产生的热量(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食物的热价分为生物热价和物理热价,分别是指食物在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③选项B:氧热价的耗氧量为1L氧,是固定值,不会随耗氧量改变而改变。

④选项D:1克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为食物的热价。

 

10.正常人摄入K⁺增多,肾排K⁺也增多的原因是

A.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K⁺增多

B.近球小管重吸收K⁺减少

C.醛固酮分泌减少

D.肾小球滤过率增强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答案解析】

①选项A:醛固酮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Na⁺和分泌K⁺,使肾排K⁺也增多(A对),故本题选A。

②选项B:在近球小管65%~70%的K⁺被重吸收,这一重吸收比例是固定的(定比重吸收),因此当摄入K⁺增多,近球小管重吸收K⁺也是增多的。

③选项C:正常人摄入K⁺增多时,血K⁺浓度升高,刺激醛固酮分泌增多。

④选项D: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的量,大小取决于有效滤过压和滤过系数,与血K⁺浓度无关。

 

11.在尿液的浓缩和稀释调控中起关键作用的体液因子是

A.血管紧张素Ⅱ

B.醛固酮

C.血管升压素

D.心房钠尿肽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答案解析】

①选项C:尿液的浓缩与稀释取决于集合管对小管液中水和溶质重吸收的比率,而水的重吸收改变是主要方面。水的重吸收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肾小管内外的渗透浓度梯度,这是水重吸收的直接动力;二是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这些部位对水的通透性依赖于血液中抗利尿激素(血管升压素,ADH的浓度(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血管紧张素是尿生成的调节。

③选项B:醛固酮重吸收钠时也同时带走水,因此是等渗的,不引起尿浓缩和稀释。

④选项D:心房钠尿肽是尿的生成的调节,不引起尿浓缩和稀释。

 

12.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部位

A.枕叶皮层

B.外侧膝状体

C.中脑

D.延髓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眼的调节

【答案解析】

①选项C: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部位在中脑(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视觉中枢在枕叶皮层,也称视皮层。

③选项B:外侧膝状体是视觉传导通路中的神经传导结构。

④选项D:延髓是生命中枢,调节呼吸和循环。

 

13.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而引起

B.性质上属于动作电位,但幅度较小

C.重复刺激可发生时间总和

D.通过突触后膜K⁺通道开放而产生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兴奋性抑制突触后电位

【答案解析】

①选项C: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属于局部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性质,因此重复刺激可以引起时间和空间的总和(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产生过程: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相应受体,使离子通道开放,后膜对Na⁺和K⁺的通透性增大,且Na⁺内流大于K⁺外流,故发生净内向电流,导致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

③选项B: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本质是局部电位,具有局部兴奋的性质,没有不应期且可以叠加。

④选项D:重复刺激可以引起时间和空间的总和。

 

14.下列关于肌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肌梭是肌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B.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脊髓

C.脊髓离断后,肌牵张反射将消失

D.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脊髓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

【答案解析】

①选项C:牵张反射是指有完整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引起的被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的反射。脊髓横断后将发生脊髓休克,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牵张反射暂时消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脊髓为基本中枢的牵张反射可逐渐在不同程度上恢复(C错),故本题选C。

②选项A: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③选项B:传入纤维包括Ⅰa和Ⅱ类两种,基本中枢位于脊髓,传出纤维是α和γ纤维,效应器是被牵拉的同一肌肉。

④选项D: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其中肌紧张是维持身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

 

15.生长激素对物质代谢的调节作用是

A.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合成

B.促进肝糖原生成

C.促进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

D.促进脂肪合成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生长激素的作用

【答案解析】

①选项A:生长激素(GH)调节三大营养物质如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代谢,总效应是合成大于分解,特别是促进肝外组织合成蛋白质,促进氨基酸进入肌肉细胞利用,减少尿氮,呈正氮平衡(A对),故本题选A。

②选项B:生长激素升高血糖水平,促进肝糖原分解。

③选项C:生长激素抑制外周组织摄取和利用葡萄糖。

④选项D:生长激素为脂解激素,促进脂肪降解。

 

16.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细胞是

A.睾丸精细胞

B.睾丸间质细胞

C.睾丸支持细胞

D.睾丸生精细胞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睾丸的生精作用

【答案解析】

①选项C:睾丸支持细胞分泌雄激素结合蛋白和抑制素(选C),故本题选C。

②选项A:睾丸精细胞即精子细胞,是睾丸所产生的一种单倍体细胞,经过一系列形态的变化形成成熟的精子。

③选项B:睾丸间质细胞可分泌雄激素。

④选项D:睾丸生精细胞可生成精子。

 

17.蛋白质α螺旋的特点

A.呈左手螺旋

B.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

C.靠盐键维持稳定性

D.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蛋白质二级结构

【答案解析】

①选项D:蛋白质α-螺旋为常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之一,氢键是又肽键中的羰基氧与另一肽键氨基的氢形成,氨基酸侧链伸向螺旋外侧(D对),故本题选D。

②选项A:在α-螺旋结构中,多肽链的主链围绕中心轴(长轴)呈螺旋式上升,螺旋的走向为顺时钟方向,呈右手螺旋。

③选项B:螺旋式上升方向与长轴平行。

④选项C:螺旋稳定靠氢键维持。

 

18.下列酶中属于糖原合成的关键酶是

A.UDGP焦磷酸化酶

B.分支酶

C.糖原合酶

D.糖原磷酸化酶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糖原合成过程

【答案解析】

①选项C:糖原的合成始于糖酵解的中间产物葡糖-6-磷酸,在糖原合酶作用下UDPG的葡萄糖基转移到糖原引物的非还原性末端,形成α-1,4-糖苷键,此反应不可逆,催化该反应的糖原合酶是糖原合成过程的关键酶(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葡糖-6-磷酸生成葡糖-1-磷酸,后者与尿苷三磷酸(UTP)反应生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和焦磷酸,是由UDPG焦磷酸化酶催化的可逆反应。

③选项B:当糖链长度达到12~18个葡萄糖基时,分支酶将一段糖链转移到邻近的糖链上,以α-1,6-糖苷键相连,从而形成分支。

④选项D:糖原磷酸化酶为糖原分解过程中的关键酶。

 

19.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的原因是

A.胆固醇合成原料减少

B.类固醇激素合成减少

C.胆汁酸的合成增加

D.HMG-CoA还原酶受到抑制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胆固醇的生成和转化

【答案解析】

①选项C: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胆固醇在肝转变为胆汁酸,因此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甲亢时肠黏膜吸收葡萄糖增加、糖代谢速率增加,胆固醇的合成原料(乙酰CoA、ATP、NADPH等)增加,促进胆固醇合成(甲状腺激素既促进胆固醇合成,又促进胆固醇分解)。

③选项B:胆固醇可转化为类固醇激素(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及雄激素),类固醇激素合成减少通过反馈升高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

④选项D:HMG-Co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甲亢时血清胆固醇含量减少,对于HMG-CoA还原酶的反馈性抑制降低,HMG-CoA还原酶活性应增加。

 

20.生物氧化中的P/O比值的含义是

A.生成ATP数与消耗1/2O₂的比值

B.分解蛋白质与需要的1/2O₂的比值

C.需要的磷酸与生成的1/2O₂的比值

D.需要的磷脂与消耗的1/2O₂的比值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氧化磷酸化及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①选项A、B、C、D:P/O比值是指氧化磷酸化过程中,每消耗1/2摩尔O₂所需磷酸的摩尔数,消耗的磷酸用于合成ATP。1/2mol氧气(O₂)就是1mol氧原子(A对),故本题选A。

以上是昭昭西医考研部分考题(考生回忆版)的展示内容,因为内容较多。小昭已经将考题(考生回忆版)全部整理放到附件中,请自行点击下载即可。

昭昭西综考研专硕(临床)考题(考生回忆版)-2017.pdf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昭昭西医考研上岸秘籍

研友互动

  • 关注公众号
    扫码加入
  • 24考研学习群
    扫码加入
  • 25考研学习群
    扫码加入
  • 关注微博
    扫码加入
  • 师哥师姐
    上岸经验
    扫码加入
  • 师哥师姐
    复试经验
    扫码加入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