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昭昭医考!

400-10234-66 周一至周日:9:00-21:00

当前位置: 研招信息首页 > 历年考题(考生回忆版) > 正文

医学考研2014年西综考题(考生回忆版)答案及解析

2022-06-27

来源:昭昭医考

放大 缩小

以下是小昭为大家整理的西综考题(考生回忆版)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即将参加西医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1.下列生理功能活动中,主要通过神经反射而完成的调节是

A.正常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

B.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进行

C.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

D.餐后血糖很快恢复正常水平的过程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机体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

【答案解析】

①选项C:肢体在受伤害性刺激时的回撤动作为痛觉感受器介导的非条件反射,属于神经反射(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正常人体的生长与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如生长激素(关键性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雄激素、雌激素等,属于体液调节。

③选项B:育龄妇女卵巢的卵泡生长、排卵和黄体形成及伴随雌、孕激素分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由此引起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产生流血的现象,称为月经。

④选项D:餐后血糖很快恢复0正常水平的过程是胰岛素作用,胰岛素是促进物质合成代谢,维持血糖水平稳态的关键激素,属于体液调节。

 

2.葡萄糖在肾小管管腔面被重吸收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A.经通道易化扩散

B.原发性主动转运

C.继发性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主动转运

【答案解析】

①选项C:某些物质的主动转运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机制建立起的Na⁺或H⁺的浓度梯度,在Na⁺或H⁺离子顺浓度梯度扩散的同时使其他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如在肾小管上皮细胞钠泵作用下建立细胞外比细胞内钠离子浓度高的势能差,管腔面表面存在Na⁺-葡萄糖同向转运体,转运Na⁺时选择性地将葡萄糖运入细胞内,这种转运方式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葡萄糖进入肾小管腔面属逆浓度梯度转运,而经通道易化扩散属于顺浓度梯度转运物质。

③选项B:由于葡萄糖跨膜转运的动力并不是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来自钠泵活动建立的Na⁺的跨膜浓度梯度,因此不属于原发性主动转运。

④选项D:大分子物质主要经入胞方式跨膜转运,而葡萄糖属于小分子物质。

 

3.下列情况下,能加大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幅度的是

A.增大刺激强度

B.延长刺激持续时间

C.降低细胞膜阈电位

D.增加细胞外液中Na⁺浓度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动作电位

【答案解析】

①选项D:增加细胞外液Na⁺浓度,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Na⁺浓度差增大,此时Na⁺内流增多,超射值增大,动作电位的幅度增大(D对),故本题选D。

②选项A、B、C:延长刺激持续时间、降低细胞膜阈电位、增大刺激强度不会影响动作电位的幅度,因为动作电位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刺激强度达到阈值之后即可触发动作电位,幅度达到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因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4.红细胞在流经狭小毛细血管和血窦时不易被挤破,最主要的原因是

A.红细胞呈双凹圆碟形

B.红细胞内的黏度较高

C.红细胞膜的弹性较好

D.此处的血流速度缓慢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红细胞生理特性和功能

【答案解析】

①选项A:正常的双凹圆碟形使红细胞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使红细胞在受到外力时易于变形,是红细胞在流经狭小毛细血管和血窦时不易被挤破的主要原因(A对),故本题选A。

②选项B:红细胞内的黏度较高,则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流经狭小毛细血管和血窦时容易挤破。

③选项C:红细胞膜弹性较好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强,使红细胞不易被挤破,但相对红细胞双凹圆碟形的形状来说,不是主要原因。

④选项D:血流速度的快慢与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无关。

 

5.下列凝血因子中,需要维生素K参与其合成的是

A.因子Ⅰ、因子Ⅲ、因子Ⅷ、因子Ⅻ

B.因子Ⅱ、因子Ⅶ、因子Ⅸ、因子Ⅹ

C.因子Ⅲ、因子Ⅶ、因子Ⅹ、因子Ⅺ

D.因子Ⅴ、因子Ⅷ、因子Ⅸ、因子Ⅺ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血液凝固和抗凝

【答案解析】

①选项A、B、C、D:凝血因子中FⅡ、FⅦ、FⅨ、FⅩ的合成需要维生素K的参与,又被称为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B对),故本题选B。

 

6.心率过快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心房收缩期缩短

B.等容收缩期缩短

C.等容舒张期缩短

D.心室充盈期缩短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答案解析】

①选项A、B、C、D:每分心输出量,即通常所称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乘以每搏输出量。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可使心输出量增加。如果心率过快,当超过160~180次/分,将使心室舒张期明显缩短,心舒期充盈量明显减少,因此搏出量也明显减少,从而导致心输出量下降(D对),故本题选D。

 

7.在体循环中,血压下降幅度最为显著的血管部位是

A.中动脉

B.小动脉

C.毛细血管

D.静脉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血压的形成

【答案解析】

①选项B:血液流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克服阻力,故血压逐渐降低。血压降落的幅度与该段血管对血流阻力的大小成正比,而影响血流阻力的最主要因素为血管半径r(血流阻力与r的4次方成反比)。在大、中动脉动脉段,由于血管半径r较大,血压降落较小,到小、微动脉时,血管r半径明显减小,血流阻力增大,血压降落显著(B对),故本题选B。

②选项C:虽然毛细血管管径很小,但毛细血管网的总横截面很大,因此毛细血管的阻力不是最大的。

 

8.哮喘发作时,1秒用力呼气量(FEV₁)/用力肺活量(FVC)的检查结果是

A.FEV₁减小,FVC基本不变,FEV₁/FVC减小

B.FEV₁基本不变,FVC减小,FEV₁/FVC增大

C.FEV₁和FVC均减小,FEV₁/FVC基本不变

D.FEV₁和FVC均增大,FEV₁/FVC基本不变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肺容量

【答案解析】

①选项A、B:1秒用力呼气量(FEV₁)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在第1秒末所能呼出的气体量;用力肺活量(FVC)指一次最大吸气后,尽力尽快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FEV₁/FVC在临床上鉴别阻塞性肺疾病和限制性肺疾病中有重要意义:在哮喘等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气阻力增加,FEV₁降低明显,通过延长呼吸时间后可使FVC降低相对不明显或正常,因此FEV₁/FVC变小(A对),故本题选A。

②选项C、D:在肺纤维化等限制性肺疾病患者,肺顺应性下降,每秒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和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均下降,FEV₁和FVC均下降,FEV₁/FVC仍可基本正常。

 

9.肺泡内O₂向肺毛细血管扩散,肺毛细血管内CO₂向肺泡扩散的决定因素是

A.气体的分子量

B.气体的溶解度

C.气体的分压差

D.气体的扩散系数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肺换气的基本原理

【答案解析】

①选项C:气体的分压差是指两个区域之间某气体分压的差值,它是气体扩散的动力和决定气体扩散方向的关键因素(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B、D:气体的溶解度、扩散系数、分子量虽然也可影响气体的扩散速率,但并不是决定气体扩散方向的关键因素。

 

10.在给肺心病患者应用氧疗时,宜予吸入气体的氧浓度是

A.15%~20%

B.25%~30%

C.80%~85%

D.95%~100%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答案解析】

①选项B:在严重肺气肿、肺心病患者,由于肺换气功能障碍,导致机体慢性缺氧和CO₂潴留,长时间CO₂潴留能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₂刺激作用产生适应,而外周化学感受器对低氧刺激的适应很慢,此时低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就成为驱动呼吸运动的主要刺激因素。因此,如果在因为慢性肺通气或肺换气功能障碍而引起机体缺氧的情况下吸入纯氧,则可能由于解除了低氧的刺激作用而引起呼吸抑制,所以在临床应用氧疗时应充分考虑这一点而予以高度警惕。发生低氧血症者可用鼻导管吸氧,或通过文丘里(Venturi)面罩吸氧。鼻导管给氧时,吸入的氧浓度为28%~30%,应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游留(B对),故本题选B。

 

11.迷走神经节后纤维兴奋引起胃幽门部胃泌素分泌的神经递质是

A.乙酰胆碱

B.三磷酸腺苷

C.蛙皮素

D.一氧化氮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胃液的分泌调节

【答案解析】

①选项C:迷走神经节后纤维兴奋,刺激胃液分泌的机制有两种:①释放乙酰胆碱,直促进壁细胞分泌胃酸;②支配G细胞的纤维释放促胃液素释放肽(GRP,蛙皮素,最新教材又称铃蟾素)(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直接促进壁细胞分泌胃酸。

③选项B:三磷酸腺苷是一种抑制性中枢调质,主要在感觉传入中起作用。

④选项D:一氧化氮是一种气体类神经递质,主要以扩散方式到达邻近的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12.胆汁在小肠内促进脂肪消化与吸收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胆盐对脂肪的乳化作用

B.所含脂肪酶的脂肪分解作用

C.碳酸氢盐对胃酸的中和作用

D.直接刺激肠上皮细胞吸收作用

【正确答案】A

【考点定位】胆汁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答案解析】

①选项A:胆汁促进脂肪吸收的作用机制是:胆汁中胆盐与脂肪酸、一酰甘油等脂肪分解产物聚合形成水溶性的混合微胶粒,运载脂肪分解产物穿过小肠绒毛表面的静水层而到达肠黏膜表面,从而促进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A对),故本题选A。

②选项B:胆汁中除水分外,含有胆盐、卵磷脂、胆固醇和胆色素等有机物和Na⁺、K⁺、Ca²⁺、HCO₃⁻等无机物。胆汁是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③选项C:脂肪酶主要存在于胰液中,胰脂肪酶发挥作用的最适合pH为7.5~8.5,故胆汁中的碳酸氢盐对胃酸的中和作用能为胰脂肪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合的pH环境,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但由于胆汁中碳酸氢盐含量较少,只能中和一部分胃酸(大部分胃酸是由胰液中碳酸氢盐中和的),对胃酸的中和作用并不是胆汁促进脂肪消化的主要作用机制。

④选项D:胆汁并不具备直接刺激肠上皮细胞吸收脂肪的作用。

 

13.下列食物消化产物中,经小肠黏膜绒毛中毛细淋巴管吸收的是

A.葡萄糖及其他单糖

B.各种氨基酸及寡肽

C.短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

D.长链脂肪酸和甘油一酯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小肠内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答案解析】

①选项D:长链脂肪酸及一酰甘油被吸收后,在肠上皮细胞的内质网中大部分重新合成为甘油三酯,并与细胞中生成的载脂蛋白合成乳糜微粒,通过毛细淋巴管吸收(D对),故本题选D。

②选项A、B:各种氨基酸、寡肽、葡萄糖及其他单糖均进过继发性的主动转运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而后经载体易化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间液,最终入血,不进入淋巴。

③选项C:中、短链三酰甘油水解产生的脂肪酸和一酰甘油,在小肠上皮细胞中不再变化,它们是水溶性的,可直接进入血液而不进入淋巴循环。

 

14.下列情况下,呼吸商测定值接近于0.7的是

A.酸中毒

B.糖尿病

C.多食而肥胖

D.长期饥饿而明显消瘦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能量代谢的测定

【答案解析】

①选项B:呼吸商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₂量和吸入的O₂量的比值,糖、脂肪、蛋白质的呼吸商分别为1.00、0.71和0.80。糖尿病患者因葡萄糖的利用发生障碍,机体主要依靠脂肪代谢供能,因此呼吸商偏低,接近于0.71(B对),故本题选B。

②选项A:酸中毒时,为了维持酸碱平衡,呼出的CO₂增加,使呼吸商变大,甚至可超过1.0。

③选项C:多食而肥胖者,体内多余的糖转化为脂肪,由于脂肪的分子组成中氧的含量较少,原来糖分子中的氧就有剩余,这些剩余的氧可参加机体代谢过程中的氧化反应,相应减少了从外界摄取的O₂量,从而使呼吸商变大,甚至可超过1.0。

④选项D:长期饥饿的情况下,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自身蛋白质的分解,故呼吸商接近0.80。

 

15.下列情况下,可使肾小球滤过平衡点向出球小动脉端移动的是

A.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B.发生中毒性休克

C.发生肾盂或输尿管结石

D.快速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

【答案解析】

①选项D:当毛细血管血液从入球小动脉端流向出球小动脉端时,由于不断生成超滤液,血浆中蛋白质浓度便逐渐升高,使滤过的阻力逐渐增大,因而有效滤过压就逐渐减小。当滤过阻力等于滤过动力时,有效滤过压降为零称为滤过平衡。快速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导致肾血浆流量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减缓,进而使得滤过平衡点向出球小动脉端移动(D对),故本题选D。

②选项A、B:发生中毒性休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时,肾交感神经强烈兴奋,引起入球小动脉收缩,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肾血浆流量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增快,滤过平衡点向入球小动脉端移动。

③选项C:肾盂或输尿管结石引起尿路阻塞可致肾小球囊内压升高,使得有效滤过压降低,有效滤过压降低到0的时间提前,滤过平衡点向入球小动脉端移动。

 

16.下列关于肾近端小管重吸收HCO₃⁻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吸收量约占超滤液总量的1/3

B.通过Cl⁻-HCO₃⁻交换进入上皮细胞

C.与管腔膜上Na⁺-H⁺交换密切相关

D.与小管上皮细胞分泌NH₃无关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答案解析】

①选项C:肾脏通过重吸收HCO₃⁻和分泌H⁺,在排出固定酸和维待机体的酸碱平衡中起重要作用。此类题目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肾小管分泌H⁺与在近端小管重吸收HCO₃⁻过程相偶联,即CO₂以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入上皮细胞,在细胞内CO₂和水又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形成H₂CO₃,后者又很快离解成H⁺和HCO₃⁻,H⁺通过顶端膜中的Na⁺-H⁺交换体分泌入小管液(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在正常情况下,从肾小球滤过的HCO₃⁻约80%由近端小管重吸收。

③选项B:HCO₃⁻是以CO₂的形式、通过单纯扩散的方式进入上皮细胞的(与Cl⁻-HCO₃⁻交换无关)。

④选项D:NH₃的分泌与HCO₃⁻的重吸收密切相关: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谷氨酰胺在谷氨酰胺酶、谷氨酸脱氢酶等酶的作用下生成NH₃和NH₄⁺,同时生成HCO₃⁻,NH₃和NH₄⁺分泌入小管腔,HCO₃⁻则进入血液循环。

 

17.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肾交感神经兴奋

B.血管升压素分泌增多

C.醛固酮分泌增多

D.肾小管液溶质浓度下降

【正确答案】B

【考点定位】尿生成的体液调节

【答案解析】

①选项B:大量出汗、严重腹泻、呕吐、高热等导致机体失水多于溶质的丢失,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视上核及其周围区域渗透压感受器受刺激,使神经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集合管管腔膜对水通透性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多,尿液浓缩,尿量减少(B对),故本题选B。

②选项A:血管升压素的释放主要与体液渗透压和血容量有关,与交感神经兴奋关系不大。

③选项C:刺激醛固酮分泌的主要因素是血钠降低,血钾升高。大量出汗时,血钠升高,醛固酮分泌减少。

④选项D: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尿溶质浓度将升高。

 

18.因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而产生复视的原因是

A.眼球变形而导致眼内压过高

B.人眼光线分别聚焦于不同焦平面

C.物像发生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D.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上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双眼视觉

【答案解析】

①选项D: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等都可使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上,因而在主观上产生有一定程度互相重叠的两个物体的感觉,称为复视(单视:双眼视物时,两眼的视网膜上各形成一个完整物像,位于对称点上,在主观上产生单一物体的视觉)(D对),故本题选D。

②选项A:眼球变形而导致眼内压过高是青光眼的原因。

③选项B:入眼光线分别聚焦于不同焦平面是散光发生的原因。

④选项C:物像发生球面像差和色像差是因为瞳孔近反射障碍。

 

19.若干EPSP总和后足以达到阈电位水平,神经元上首先爆发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树突

B.胞体

C.轴突始段

D.轴突末梢

【正确答案】C

【考点定位】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答案解析】

①选项C: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膜上产生多个局部电位,整合到轴突始段,此部位电压门控钠通道密度大,可爆发动作电位(C对),故本题选C。

②选项A、B:胞体和树突主要负责接受和整合信息。

③选项D:轴突末梢负责传递信息。

 

20.用左旋多巴治疗不能缓解的帕金森病临床表现是

A.肌紧张增高

B.动作缓慢

C.面部表情呆板

D.静止性震颤

【正确答案】D

【考点定位】基底神经节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

【答案解析】

①选项D:帕金森症又称震颤麻痹,是由于双侧黑质病变,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受损,乙酰胆碱能系统亢进而出现的症状。多巴胺系统最主要作用是抑制乙酰胆碱能系统的功能。帕金森病多巴胺降低,乙酰胆碱系统功能亢进,导致肌细胞不停的收缩,因此肌张力增高,肌肉僵硬,随意运动减少。应用左旋多巴(进入脑组织后变为多巴胺)补充多巴胺增强其对胆碱能系统的抑制作用,或用M受体拮抗剂直接抑制胆碱能作用,可以缓解除静止性震颤之外的大部分症状,因为静止性震颤可能与丘脑外侧腹核等结构的结构异常有关,而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受损无关(D对),故本题选D。

②选项A、B、C:肌紧张增高、动作缓慢、面部表情呆板均可通过左旋多巴治疗缓解。

以上是昭昭西医考研部分考题(考生回忆版)的展示内容,因为内容较多。小昭已经将考题(考生回忆版)全部整理放到附件中,请自行点击下载即可。

昭昭西综考研专硕(临床)考题(考生回忆版)-2014.pdf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昭昭西医考研上岸秘籍

研友互动

  • 关注公众号
    扫码加入
  • 24考研学习群
    扫码加入
  • 25考研学习群
    扫码加入
  • 关注微博
    扫码加入
  • 师哥师姐
    上岸经验
    扫码加入
  • 师哥师姐
    复试经验
    扫码加入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