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西医考研的学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进行备考,小昭给大家整理了“西综1000个必考知识,涵盖80%的高频考点”,本文由昭昭医考官网小编给大家整理分享如下:
西综考点考查频率汇总(生理学)
第一章:绪论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 | 1次 | 生理书第8页 |
| 机体的内环境 | 2次 | 生理书第8页 |
|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 3次 | 生理书第9页 |
|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 1次 | 生理书第10页 |
|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举例 | 4次 | 生理书第10~11页 |
| 自身调节举例 | 3次 | 生理书第11页 |
| 远距分泌、旁分泌或自分泌,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 | 1次 | 生理书第11页 |
| 旁分泌是体液调节的特例 | 1次 | 生理书第11页 |
| 人体控制体统调定点 | 1次 | 生理书第12页 |
| 反馈与反馈信息 | 1次 | 生理书第12页 |
| 负反馈、前馈的调节特点 | 5次 | 生理书第12页 |
| 内环境的稳态 | 4次 | 生理书第12页 |
| 负反馈控制举例 | 4次 | 生理书第12~13页 |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单纯扩散举例 | 5次 | 生理书第17页 |
| 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举例 | 5次 | 生理书第17~18页 |
| 原发性主动转运举例 | 4次 | 生理书第20~21页 |
| 钠泵是静息电位形成的基础 | 8次 | 生理书第20~21页 |
| 钠泵活动的主要生理意义 | 7次 | 生理书第21页 |
| 同向转运举例 | 7次 | 生理书第22页 |
| 出胞作用举例 | 2次 | 生理书第23页 |
| 离子通道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举例 | 2次 | 生理书第25~26页 |
| 第二信使举例 | 6次 | 生理书第27页 |
| G蛋白所介导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及配体 | 4次 | 生理书第28~29页 |
|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的受体 | 2次 | 生理书第29~30页 |
| 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中的核受体 | 1次 | 生理书第30页 |
| 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移动属于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 2次 | 生理书第31页 |
| 静息电位的形成及特点,影响静息电位的因素 | 8次 | 生理书第32~35页 |
| 动作电位的形成及其特点 | 8次 | 生理书第35~38页 |
| Na⁺通道和K⁺通道的特点 | 4次 | 生理书第38~39页 |
| 可兴奋细胞及细胞兴奋性的变化 | 5次 | 生理书第42~43页 |
| 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低常期 | 5次 | 生理书第43页 |
| 局部电位及其电学特征 | 5次 | 生理书第46页 |
| 神经-骨骼肌接头的兴奋传导及神经递质 | 8次 | 生理书第47页 |
| 肌动蛋白、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 5次 | 生理书第50页 |
| 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 | 6次 | 生理书第51~52页 |
| 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 2次 | 生理书第52~53页 |
| 发生完全性强直性收缩的条件 | 1次 | 生理书第54页 |
第三章:血液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来源及生理意义 | 3次 | 生理书第59页 |
| 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来源及生理意义 | 4次 | 生理书第59页 |
| 血浆渗透压的构成 | 3次 | 生理第59~60页 |
| 血浆性质及缓冲体系 | 2次 | 生理书第60页 |
| 血细胞比容 | 2次 | 生理书第59页 |
|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 4次 | 生理书第63~64页 |
| 影响血沉速率的因素 | 4次 | 生理书第63页 |
| 合成血红蛋白的物质及巨幼细胞贫血的原因 | 6次 | 生理书第64~65页 |
| 生成红细胞的调节物和红细胞的破坏 | 4次 | 生理书第65~66页 |
|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 5次 | 生理书第70页 |
| 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 | 1次 | 生理书第71页 |
| 生理性止血的主要过程 | 5次 | 生理书第72~73页 |
| 凝血因子的种类和作用 | 7次 | 生理书第74页 |
| 凝血酶的功能 | 1次 | 生理书第74~75页 |
| 抗凝血及抗血小板的功能 | 1次 | 生理书第77页 |
| 肝素的抗凝机制 | 4次 | 生理书第78页 |
| 纤溶酶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 2次 | 生理书第78~79页 |
| ABO血型系统及抗体 | 3次 | 生理书第80~82页 |
|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Rh血型系统) | 1次 | 生理书第82页 |
| 交叉配血试验 | 5次 | 生理书第83页 |
第四章:血液循环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心动周期的关键节点 | 7次 | 生理书第86~87页 |
| 心脏泵血功能和指标 | 6次 | 生理书第88~89页 |
| 心室肌的前后负荷、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对心输出量的影响 | 7次 | 生理书第90~94页 |
| 心脏瓣膜与第一、二心音产生的机制关系 | 1次 | 生理书第97页 |
|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和发生机制 | 7次 | 生理书第98~100页 |
|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和机制 | 5次 | 生理书第101~102页 |
| 浦肯野细胞动作电位的特点和机制 | 2次 | 生理书第101~102页 |
| 心肌细胞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的特点 | 5次 | 生理书第104~106页 |
| 心肌的传导性的特点 | 1次 | 生理书第106页 |
| 心肌的自律性的特点 | 3次 | 生理书第107~108页 |
| 血流阻力 | 3次 | 生理书第116页 |
| 微动脉的血流阻力 | 3次 | 生理书第117页 |
| 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 8次 | 生理书第118~121页 |
| 静脉系统容量 | 1次 | 生理书第114页 |
| 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和意义 | 6次 | 生理书第122页 |
| 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 | 7次 | 生理书第123页 |
| 微循环的血流通路 | 2次 | 生理书第124~125页 |
| 代谢性自身调节 | 2次 | 生理书第125页 |
|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 6次 | 生理书第126~127页 |
|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决定因素 | 1次 | 生理书第127页 |
|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正性变力、正性变时及正性变传导作用的机制 | 5次 | 生理书第128~129页 |
| 心迷走神经节后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引起的负性变力、变时和变传导作用的机制 | 5次 | 生理书第129页 |
| 缩血管神经纤维 | 3次 | 生理书第130页 |
| 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过程、意义和特点 | 7次 | 生理书第132~133页 |
| RAS的过程和意义,肾素、血管紧张素的意义和产生机制 | 5次 | 生理书第134~135页 |
|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意义及心肺感受器反射 | 4次 | 生理书第133~134页 |
|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3次 | 生理书第136页 |
| 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和短期调节 | 2次 | 生理书第140页 |
| 冠脉血流的特点和调节 | 5次 | 生理书第141~142页 |
第五章:呼吸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肺通气的动力 | 2次 | 生理书第148页 |
| 胸膜腔内负压及意义 | 3次 | 生理书第150~151页 |
| 气胸的原因及损害 | 1次 | 生理书第151页 |
| 肺通气的阻力及肺表面活性物质 | 10次 | 生理书第152~155页 |
| 功能余气量 | 3次 | 生理书第156页 |
| 时间肺活量和肺总量 | 2次 | 生理书第156~157页 |
| FEV₁/FVC的意义 | 2次 | 生理书第156页 |
| 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 5次 | 生理书第157~158页 |
| CO₂的扩散速率大于O₂ | 3次 | 生理书第159页 |
| 肺换气的过程及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 4次 | 生理书第159~160页 |
| 通气/血流比值的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 7次 | 生理书第161页 |
| O₂和CO₂在血液中的存在形式 | 4次 | 生理书第163页 |
| O₂和CO₂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 7次 | 生理书第163~167页 |
| 发绀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 1次 | 生理书第163~164页 |
| CO中毒对氧气运输和利用的影响 | 2次 | 生理书第166页 |
| 氧解离曲线的意义和影响因素 | 8次 | 生理书第164~165页 |
| 化学感受器 | 1次 | 生理书第171页 |
| 外周化学感受器所感受的刺激 | 8次 | 生理书第171~173页 |
| 肺的牵张反射 | 1次 | 生理书第174页 |
| 切断迷走神经对呼吸运动的改变 | 3次 | 生理书第174页 |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慢波的特点和生理特性 | 4次 | 生理书第178页 |
|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点 | 1次 | 生理书第178页 |
| 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 7次 | 生理书第181页 |
| 唾液的成分、作用和调节 | 5次 | 生理书第181页 |
| 食管下括约肌 | 2次 | 生理书第183页 |
| 盐酸的分泌和作用 | 5次 | 生理书第184~185页 |
| 胃内各细胞的分泌作用 | 7次 | 生理书第184~185页 |
| 胃液分泌的三个时期 | 3次 | 生理书第186~187页 |
| 可促进/抑制胃酸分泌的因素 | 7次 | 生理书第188~190页 |
| 胃的运动形式 | 2次 | 生理书第190~197页 |
| 胰液的成分构成及其生理作用 | 4次 | 生理书第193~194页 |
| 胰液分泌的调节 | 9次 | 生理书第194页 |
| 胆汁的主要成分及生理作用 | 7次 | 生理书第195页 |
| 小肠的运动及调节 | 3次 | 生理书第197页 |
| 大肠的运动形式 | 1次 | 生理书第200页 |
| 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 1次 | 生理书第201页 |
| 铁在小肠的吸收 | 3次 | 生理书第203页 |
| 钙在小肠中的吸收 | 4次 | 生理书第203~204页 |
| 糖类在小肠中的吸收 | 1次 | 生理书第204页 |
| 脂肪在小肠的吸收 | 2次 | 生理书第204~205页 |
| 维生素在小肠的吸收 | 2次 | 生理书第205~206页 |
第七章:消化和吸收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的机械功 | 2次 | 生理书第209页 |
| 食物的热价 | 2次 | 生理书第211页 |
| 呼吸商代表的定义和数值代表的意义 | 2次 | 生理书第211页 |
| 能量代谢的测定及影响因素 | 5次 | 生理书第213~215页 |
| 基础代谢率的测定及升高和降低情况 | 4次 | 生理书第215~216页 |
| 造成体温波动的因素 | 2次 | 生理书第218~219页 |
| 产热器官及代谢性产热 | 5次 | 生理书第219~220页 |
| 促进机体产热的因子 | 2次 | 生理书第220页 |
| 机体的散热方式 | 5次 | 生理书第220~221页 |
| 汗液的成分及出汗的调节 | 3次 | 生理书第221~222页 |
| 体温的调节 | 6次 | 生理书第222~224页 |
第八章:消化和吸收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肾脏激素的分泌 | 2次 | 生理书第226~227页 |
| 肾的功能解剖特点 | 1次 | 生理书第226~227页 |
| 肾小球滤过膜的机械屏障和电荷屏障 | 5次 | 生理书第228~229页 |
| 肾血流量的特点和调节 | 1次 | 生理书第229~230页 |
| 肾小球滤过率及其重要指标,原尿成分 | 2次 | 生理书第231页 |
| 肾小球滤过压 | 3次 | 生理书第232页 |
| 影响肾小球滤过压的因素 | 4次 | 生理书第232~233页 |
| NaCl和水在近端小管的重吸收 | 4次 | 生理书第234~235页 |
| NaCl和水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 3次 | 生理书第235~236页 |
| HCO₃⁻的重吸收和H⁺的分泌 | 5次 | 生理书第237页 |
| NH4⁺ 和 NH3 的分泌 | 5次 | 生理书第237~238页 |
| K⁺的重吸收和分泌 | 2次 | 生理书第238页 |
| 葡萄糖的重吸收和糖尿病患者渗透性利尿 | 7次 | 生理书第238~240页 |
| 球-管平衡 | 1次 | 生理书第240页 |
| 肾小管不同部分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不同 | 2次 | 生理书第243页 |
|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的部位 | 1次 | 生理书第243页 |
| 影响尿液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 4次 | 生理书第245~246页 |
| 抗利尿激素对于尿生成的调节作用 | 9次 | 生理书第246页 |
|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4次 | 生理书第247~249页 |
| 肾素分泌的调节 | 3次 | 生理书第247页 |
| 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 1次 | 生理书第250页 |
| 内生肌酐清除率 | 1次 | 生理书第251页 |
| 血浆清除率 | 1次 | 生理书第251~252页 |
| 血浆清除率大于或等于肾小球滤过率的情况 | 2次 | 生理书第252页 |
| 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 | 1次 | 生理书第255页 |
第九、十章:感觉+神经系统功能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动作电位的首先产生部位 | 2次 | 生理书第294页 |
| 神经纤维的功能 | 3次 | 生理书第295~296页 |
|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 1次 | 生理书第297页 |
| 电突触传递的特点 | 1次 | 生理书第298页 |
| 影响化学性突触传递的因素 | 1次 | 生理书第302页 |
| 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能量的因素 | 3次 | 生理书第302页 |
| 神经递质举例 | 1次 | 生理书第306页 |
| 胆碱能神经纤维举例 | 2次 | 生理书第309页 |
| 胆碱能受体 | 4次 | 生理书第309页 |
| 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 7次 | 生理书第310页 |
|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 1次 | 生理书第313页 |
| 腱反射 | 2次 | 生理书第313页 |
| 环式联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兴奋性化学传递特征 | 4次 | 生理书第314~316页 |
| 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 4次 | 生理书第316~318页 |
| 感受器的功能及一般生理特性 | 2次 | 生理书第256~259页 |
| 快适应感受器和慢适应感受器 | 2次 | 生理书第258~259页 |
| 感受器的适应 | 1次 | 生理书第259页 |
| 快痛、慢痛及两者的痛觉传入纤维 | 3次 | 生理书第263页 |
| 内脏痛 | 2次 | 生理书第263~264页 |
| 特异性投射系统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 5次 | 生理书第320页 |
| 中央后回感觉投射规律(皮层投射代表区) | 2次 | 生理书第320页 |
| 眼折光系统和眼的调节 | 8次 | 生理书第266~267页 |
| 眼的折光异常 | 2次 | 生理书第267页 |
| 眼的感光换能系统 | 7次 | 生理书第271页 |
| 眼球内肿瘤压迫产生复视的原因 | 1次 | 生理书第279页 |
| 人耳的听域 | 1次 | 生理书第280页 |
| 中耳的构成和功能 | 3次 | 生理书第281页 |
| 声波传入耳的途径 | 4次 | 生理书第281~282页 |
| 耳蜗的感音换能功能 | 3次 | 生理书第282页 |
| 椭圆囊和球囊的适宜刺激和功能 | 1次 | 生理书第288页 |
| 半规管的适宜刺激和功能 | 1次 | 生理书第289页 |
| 前庭自主神经反应 | 1次 | 生理书第289页 |
| 眼震颤 | 1次 | 生理书第289页 |
| 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 1次 | 生理书第323页 |
|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作用 | 8次 | 生理书第324~326页 |
| 大脑皮层对躯体的调控 | 2次 | 生理书第327页 |
| 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 | 6次 | 生理书第330页 |
| 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3次 | 生理书第331~332页 |
| 巴宾斯基征 | 1次 | 生理书第334页 |
| 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特点 | 2次 | 生理书第336页 |
| 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 5次 | 生理书第336~337页 |
| 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 5次 | 生理书第336~337页 |
| 本能行为及其调控部位 | 4次 | 生理书第340页 |
| 脑电活动 | 2次 | 生理书第342~343页 |
| 睡眠与觉醒 | 6次 | 生理书第345~346页 |
|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 2次 | 生理书第351~352页 |
第十一章:内分泌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激素的概念及激素递送信息的主要方式 | 2次 | 生理书第354页 |
| 激素的化学分类 | 3次 | 生理书第357页 |
| 激素的作用机制 | 5次 | 生理书第359页 |
|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 1次 | 生理书第360~361页 |
| 下丘脑对激素的调节作用 | 2次 | 生理书第365页 |
| 腺垂体激素的种类 | 3次 | 生理书第366页 |
| 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 8次 | 生理书第366~367页 |
| 不同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的表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2次 | 生理书第367页 |
| 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的生理作用 | 2次 | 生理书第370页 |
| 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代谢 | 3次 | 生理书第373~374页 |
|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 9次 | 生理书第376~378页 |
|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 3次 | 生理书第380~381页 |
| 甲状旁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 6次 | 生理书第382~383页 |
| 钙三醇的生理作用及生成调节 | 4次 | 生理书第384页 |
|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 2次 | 生理书第385~386页 |
| 胰岛素的作用及分泌调节 | 7次 | 生理书第387~390页 |
| 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 | 3次 | 生理书第391页 |
|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 7次 | 生理书第392~394页 |
|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调节 | 6次 | 生理书第394~395页 |
| 应激反应 | 3次 | 生理书第394~395页 |
| 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调节机制 | 4次 | 生理书第395页 |
| 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分泌调节 | 4次 | 生理书第395~396页 |
第十二章:生殖
| 考点 | 考察次数 | 教材定位(9版) |
|---|---|---|
| 睾丸的生精和内分泌功能 | 7次 | 生理书第402~405页 |
| 睾丸功能的调节 | 1次 | 生理书第405页 |
| 卵巢的生卵过程及分泌的激素 | 4次 | 生理书第408~410页 |
|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 7次 | 生理书第409~410页 |
| 排卵、月经周期的调控 | 2次 | 生理书第410~411页 |
| 妊娠与分娩 | 4次 | 生理书第413~415页 |
昭昭还为大家准备了临床医学历年考题(考生回忆版),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点击下载附件:
西医考研88-21年考题(考生回忆版)及解析_昭昭医考为大家整理.zip
以上内容由昭昭医考官网小昭整理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医学考研知识及内容,请点击昭昭官网客服进行咨询,或关注公众号“昭昭医学考研”体验更多课程,小昭祝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扫码加入
扫码加入
扫码加入
扫码加入
扫码加入
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