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述
一、头晕的概念是指眼前眩晕或发黑,头晕是指头晕或感觉到自己或外界景物的旋转。经常同时看到,敌人统称为“眩晕”。轻者闭眼;严重者如乘船,旋转不稳,站立不稳,或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甚至晕厥。熟悉古代医生对眩晕机的认识。眩晕较早见于《内经》,称为“眩晕”。《丹溪心法》强调“没有痰就没有头晕”;《景岳全书》强调“没有什么幻觉是不能让人眼花缭乱的。”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1.眩晕的常见原因有情绪受挫、肾虚、病后体虚、饮食不佳、仆跌伤、脑外伤。
2.眩晕的一般病机及其与虚、火、风、痰、瘀的关系,以及转化眩晕的基本病理变化,无非是虚的两端:虚是气血不足,或气血不足,清窍失养;其实风、火、痰、瘀都是扰乱排空的。病理性质多为虚证,气血不足、髓海不足、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多为虚证;痰浊或痰火盛、瘀血阻络、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多为实证。该病位于头部孔口,与肝、脾、肾有关。风、火、痰、瘀是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
三、眩晕的诊断要点
1.头晕眼花,看到东西旋转,轻闭着眼睛,严重的人就像在划船,甚至摔倒。
2.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颈强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出汗、面色苍白等。
3.有很多病史,比如情绪受挫、年老、身体虚弱、饮食不佳、摔仆受伤等。
四、辨证论治
1.脏腑辨证:肝阳上亢、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脾失健运、痰瘀互结、肾精不足的辨证。
2.辨标本之虚: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虚;风、火、痰、瘀是疾病的标准证候。
四、眩晕的治疗原则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五、眩晕的主要症状、治疗方法及方剂如肝阳上亢、气血不足、肾精不足、痰浊壅盛
1.肝阳上亢的主要症状:头晕、耳鸣、头痛、口苦、失眠多梦,因疲劳和抑郁而加重,甚至虚脱、面色潮红、易怒、肢体麻木震颤、舌红苔黄、脉弦或治疗:平肝潜阳、清火熄风。代表:天麻钩藤饮加减。常用药物:天麻、石决明、钩藤、牛膝、杜仲。桑寄生、黄芩、栀子、菊花、白芍。
2.气血两虚的主要症状:头晕加重,立即出现疲劳,面色苍白,精神萎靡,无精打采,嘴唇无精打采,发色暗淡,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腹胀,舌淡苔薄白,脉弱。治疗:益气养血,养心健脾。
代表:归脾汤。常用药物:党参、白术、黄芪、当归、熟地、龙眼肉、大枣、茯苓、炒扁豆、远志、大枣。
3.肾精亏虚证的主要症状:头晕、精神萎靡、腰膝酸软、睡眠少梦、健忘、眼睛干涩、视力下降。或遗精、滑溜泄、耳鸣、牙齿抖动;或咽干颧骨红,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或面色白,形寒肢冷,舌质淡嫩,苔白,脉弱。治疗:滋补肝肾,益精安神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12.3MB 下载数2365 下载
10.3MB 下载数3652 下载
9.65MB 下载数2659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