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内容知识点指导:《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具体如下:
大肠位于腹部,上口在膈门与小肠相连,下端靠近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主要是传输糟粕,吸收体液。它属于金和阳。
(1)大肠的解剖学
1.大肠解剖位置:大肠也位于腹腔内,其上段称为“回肠”(相当于解剖回肠和结肠上段);下段称为“大肠”(包括乙状结肠和直肠)。它的上口与横膈膜门处的小肠相连,下端靠近肛门(也称“下极”、“魂门”)。大肠和肺通过经络相连,所以它们既是表里。
2.大肠的形态结构:大肠是一个管道器官,呈回路叠加的形式。
(2)大肠的生理功能
1.传导糟粕:大肠的主要传导是指大肠接收小肠向下运动产生的食物残渣,使其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的功能。大肠接收从小肠上移下来的膳食残渣,然后吸收剩余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是整个消化过程的最后阶段,因此被称为“传导的腑”、“传导的官”。所以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糟粕,排泄粪便。大肠的传导功能与胃的升降、脾的运化、肺的降降、肾的封藏密切相关。
大肠有病,传导异常,主要表现为大便质和量的改变,排便次数的改变。如果大肠传导不正常,就会出现便秘或腹泻。湿热蕴于大肠,则腹痛、气短、腹泻、脓血。
2.体液吸收:大肠接收到从小肠倾泻下来的食物残渣和残留水分后,重新吸收一部分水液,使残渣和渣滓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大肠重吸收水分,参与调节体内水和液体的代谢,称为“大肠主津液”。大肠的这种水重吸收功能与体内水和液体的代谢有关。所以大肠的病变大多与体液有关。如果大肠缺乏寒冷,不能吸收水分,水谷是混合的,导致肠鸣音,腹痛,腹泻等。
大肠过热,水分流失,肠液干燥,肠道脱水,便秘。身体所需的水分大部分被小肠或大肠吸收。所以“大肠主津液,小肠主津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能滋养上焦津液,浇灌肌肤,丰富营养”(《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3)大肠的生理特征
在脏腑的功能活动中,大肠不断承载着小肠向下运动形成粪便排出糟粕的膳食残渣,其特点是堆积与运输并存,但固而不满。因此,应该将其简化为平滑,并用于通用目的。六腑是用于一般目的,并减少到顺利,特别是大肠。因此,行为大肠的重要生理特征降低。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内容知识点指导:《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据说“肠道易固”是因为大肠的通过和下降紊乱,是由积渣和梗阻引起的。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3.36MB 下载数1546 下载
12.36MB 下载数2659 下载
9.65MB 下载数6952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