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辅导资料:泻下方,小编整理了有关中西药考试的辅导资料,供学生参考,希望对学生有帮助!任何能缓解便秘的药都叫泻药。所有以泻下药物为主的方剂称为泻下方。
由于下法具有捕捉胃肠积滞、清热泻火、攻饮水、驱虫的作用,适用于所有胃肠道积热过多、大便干结内滞、体内积水、虫寒积滞,而非正气不足的患者。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下法有不同的功效,下法分为攻、润、泄、驱虫四种。除保湿剂外,孕妇和经期应慎用下法。
身体虚弱的患者应慎用叩击排水的方法,否则会更伤正气。如确有必要,可与扶正药配伍。对于有泻热通便或散寒作用者,如内热便秘,证为潮热谵妄、口渴腹痛、便秘、舌苔黄、脉滑等。常用的药物有大黄、芒硝等。
或者脾虚阳虚,肠胃积寒,便秘,脉沉缓。例如,肉桂和干姜与大黄结合可以温暖和缓解寒冷的积累,如温脾汤。大黄《本经》是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黄或南大黄的根茎。生的,或用酒做的,蒸和炸。别名:川军,金文,将军。方剂名称:生大黄、熟大黄、川军、金文、酒大黄。药用部分:根茎。
味道:苦,冷。归经:入脾、胃、大肠、心包、肝经。功能;虚热衰竭,气滞血瘀。适应症和应用:
1.适用于内热证、腹胀证、热毒便秘证、实热证。可与芒硝、枳实、厚朴同用。属寒积凝滞,可与干姜、附子配伍。
2.常用于湿热黄疸,全身黄如橙。常与栀子、茵陈同用,即陈印汤。临床上常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可与蒲公英、金银花、茵陈、板蓝根、赤芍配伍治疗急性胆囊炎。
3.可用于肠痈(阑尾炎),与牡丹皮、芒硝、桃仁、冬瓜仁配伍,即大黄牡丹皮汤。
4.此外,还用于痈、疮、烧伤,可外用,也可冲洗。用量:3-12g。禁忌:孕期、产后、经期、哺乳期慎用。
参考文献:
1.本品含有大黄酸、大黄酸等。大黄酸能刺激大肠,引起收缩,增加分泌,使肠道内容物易于排出。味道比较苦,吃小剂量的粉(2-3分)可以健胃。据报道,大黄和甘草(5:1)研磨成粉末外用,可有效治疗下肢溃疡汤(臁疮)。
2.对痢疾、伤寒、大肠、绿脓杆菌、肺炎球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元明粉《本经》是一种含有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的精制晶体。别名:芒硝、芒硝、芒硝、芒硝。药方名称:芒硝、芒硝、风化芒硝、芒硝。药用部分:硫酸钠晶体。味道:辛、咸、苦、重感冒。经络归位;进入胃和大肠。功能;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适应症和应用:
1.具有润燥软坚、泻火清热的功效,是治疗内燥坚证的必备药物。适用于热盛、大便干燥、腹胀疼痛等。常与大黄、甘草配伍,如调胃承气汤。
2.就外用而言,它具有以下功能
番泻叶《本经》是豆科草本灌木狭叶番泻叶的叶子。药方名:番泻叶。药用部分;树叶。口感:甜、苦、冷。归经:入大肠经。功能;腹泻和热滞。适应症和用途:本品具有较强的清热通便功效。用于热、腹胀等便秘。可单独用开水冲服,也可与枳实、厚朴同服。当剂量较大时,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用量:3-6g。一般用开水浸泡服用,煎服后服用。
2.跑药;这些药物多为甜味,富含油脂,有润燥滑肠的作用,使大肠易于排出,但腹泻缓慢。适用于老年人病后失水或产后血虚引起的便秘和习惯性便秘。若因津液流失导致便秘,可配合滋阴药物;血虚者,宜与补血药配伍;对于气滞,可与理气类药物合用。常用的药物有火麻仁、李子仁等;常用的方剂有五仁丸和马人丸。火麻仁《本经》是大麻科黍大麻的成熟种仁。去除外壳和杂质,收集干净的谷粒,并粉碎它们。
处方名称:大麻籽和大麻籽。药用部分:籽仁。口感:甜而扁。归经:入脾、胃、肠经。功能:润肠通便,滋补补虚。适应症及用途:本品含脂肪,具有润燥润肠的功能,性质温和,具有滋补作用,是一种常用的润肠药物。
可用于邪热伤阴,或体火过盛,肠燥便秘。常与杏仁、白芍、大黄同用,如麻子仁丸。对于老年人因失水、病后失水、产后血虚等引起的肠燥便秘,常与当归、盛迪等配伍,如润肠丸。用量:9-30克。欧李《本经》是蔷薇科落叶灌木欧李的成熟种子。
成熟的水果从果肉中取出,去壳,晒干,去皮,捣碎。处方名:于立人。药用部分;种子。口感:辛、苦、甜、平。归经:入大肠、小肠经。功能:润肠通便,利尿消肿。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辅导资料:泻下方,适应症和应用:
1.本品富含油脂,具有降气通便的作用,适用于大肠气滞、肠燥便秘等症。常与火麻仁、柏子仁配伍,如五仁丸。
2.还有利于排尿,缓解水肿。适用于水肿排尿困难、腹满气喘、脚气水肿等症状。常与薏苡仁、茯苓、冬瓜皮等配伍,如郁李仁丸。用量:3-12g。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3.36MB 下载数1546 下载
12.36MB 下载数2659 下载
9.65MB 下载数6952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