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备考资料之舒筋解表药的性质,中西医结合医师资格考试正在备考。小编整理了有关中西药考试的辅导资料,供学生参考,希望对学生有帮助!能舒筋解表、发汗解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大多有辛辣味,可使患者出汗,使外邪从汗液中漏出,解表证,即《内经》中所说的“在皮肤出汗的人”。
解表药可分为温、凉两类,适应症不同。这些药物多入肺经、膀胱经,故其主治与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及脏腑的循行有关。以解表药为主的方剂称为解表药。此类方剂主要用于外感六邪所致的表证。症状: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或用于皮疹渗透不良或风湿痛伴表证的患者。临床上表证有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种,风寒表证者应通过交感温化缓解表证;风热宜凉解表。此外,如果表证兼而有之,气血阴阳两虚,则应结合补方扶正祛邪。
因此解表药可分为三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解表方剂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这些药物多辛散,不宜长时间煎服,以免药物散失,药效下降。
2.服药解表,忌风寒。外感风寒表证,宜加服以利发汗。
3.缓解表汗,以微汗为度,以免出汗伤阴耗气。你应该停药,不要长期服用。
4.阳虚自汗、阴虚盗汗、长期疮疡、失血者,不宜单独使用解表剂。如有必要,应添加强身健体的产品,以消除邪恶而不损害身体。
附:解表药药理作用参考:
1.发汗退热作用。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生姜、薄荷、菊花、柴胡等。有解热作用。这种效果是通过调节体温中枢来实现的。
2.增强体表的血液循环。如桂枝、紫苏、生姜、菊花等解表药,可扩张外周血管,增强体表循环,促进汗腺分泌,从而增加散热。表证的特点之一是“恶寒”,与肌肉和小动脉痉挛(即产热增加)有关。外源性药物可以通过扩张痉挛性血管来改善这种病理状态。同时,由于外周循环的加强,大量病毒流向皮肤毛细血管。引起皮肤毛细血管增生、血清渗出和皮疹。这可能是解表药作用于皮疹渗透的基础。解表药除了能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治疗疮疡外,还可以通过扩张外周血管,增殖局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从一开始就治疗疮疡。
3.抗菌抗病毒作用。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抗表药物可以抑制或杀灭细菌、病毒等一些病原微生物。部分病毒被麻黄、桂枝、紫苏、羌活、防风、白芷、生姜、牛蒡、桑叶、菊花、葛根、升麻等抑制。部分革兰氏阳性球菌可被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白芷、细辛、川芎、薄荷、牛蒡、菊花、菊花等抑制。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可被抑制:桂枝、紫苏、羌活、防风。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3.36MB 下载数1546 下载
12.36MB 下载数2659 下载
9.65MB 下载数6952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