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感染性心内膜炎,相信是考生比较关心的。昭昭医考官网小编整理了考试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考生复习。感染性心内膜炎本章主要介绍自体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
一、常见病原微生物
1.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是两种主要的致病微生物。
2.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少数病例可由肺炎链球菌、甲型链球菌、淋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引起。
3.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由绿色链球菌引起,其次是d链球菌(牛链球菌和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
4.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真菌感染也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但很少见。
【经典例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致病菌为
a.铜绿假单胞菌
b.军团菌
c.大肠杆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绿色链球菌
【参考答案】d
二、临床表现
1.发烧最常见的症状。亚急性患者有隐匿发作、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弛缓性低烧,一般<39,下午和晚上高。急性病例表现为伴有高热和寒战的暴发性败血症。
2.心脏杂音大多数患者有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瓣膜损伤引起,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是最常见的瓣膜损伤引起的杂音。
3.周围体征多为非特异性,少见,可能是微血管炎或微栓塞所致。
4.动脉栓塞是由植被的破坏或脱落引起的,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脑、心、脾、肾、肠系膜和四肢。
5.感染的非特异性症状
(1)脾脏增大:见于病程超过6周的患者。急性病例很少。
(2)贫血:亚急性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感染对骨髓的抑制。
(3)杵状手指和脚趾。
【经典例2】以下哪项不是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
a.蝶型红斑
b.亚指内出血
c.罗斯斑
d.十字型手指
e.奥斯勒结
【参考答案】2.a
三、并发症
1.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心肌脓肿,多见于急性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多由冠状动脉栓塞引起,尤其是主动脉瓣感染。化脓性心包炎主要发生在急性患者;心肌炎。
2.细菌性动脉瘤占3%~5%,多见于亚急性患者。涉及的动脉有:近端主动脉(包括主动脉窦)、脑、脏器、肢体。
3.脓肿是由转移性脓肿的持续菌血症或细菌栓子(或脓毒性栓子)引起的,细菌栓子是由随着血流输送到其他部位的赘生物脱落形成的。急性IE较为常见,发生于肝、脾、骨和神经系统。
4.神经系统并发症脑栓塞:最常见。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最常见,常导致偏瘫;脑细菌性心动脉瘤:肿瘤脱落栓塞脑血管后,细菌可直接破坏管壁或滋养血管,引起血管壁坏死,均可形成细菌性动脉瘤。不压迫邻近组织的动脉瘤大多无症状,破裂后可出现临床症状;脑出血:多继发于脑栓塞或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其他:也可能出现中毒性脑病、脑脓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见于急性IE患者。
5.肾脏并发症急性IE患者常并发肾动脉栓塞和肾梗死;亚急性IE患者常并发免疫复合物引起的局灶性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肾脓肿,少见。
急性IE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IE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绿色链球菌。
核心症状是发热和新的杂音(主要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杂音)。
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注意栓塞(细菌栓塞)的风险。
四、实验室检查
1.尿检显微镜血尿和轻度蛋白尿。
2.色素正常阳性的细胞贫血在亚急性验血患者中很常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微增加,分类计数轻微左移。急性病人经常出现肠套叠
3.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方法。未经治疗的亚急性患者应在第每1小时采血一次,共3次。如果第二天没有细菌生长,重复采血3次,开始抗生素治疗。使用过抗生素者,停药后2~7天采集血样。急性患者应在入院后3小时内每1小时抽取3份血样,然后开始治疗。
4.免疫学检查显示,80%的患者循环中有免疫复合物。
【经典例3】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最重要的方法是
a.血培养
b.常规生化检查
c.免疫学检查
d.心电图检查
e.X线检查
【参考答案】3.a.超声心动图经胸超声检查可诊断50%的赘生物,经食管超声检查灵敏度达95%以上,可检出小于5 mm的赘生物。
治疗原则
1.抗生素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治疗该病最重要的措施。原理如下:
(1)早期大剂量应用杀菌药物主要以静脉途径给药,疗程4~6周;病原体未知时,可凭经验使用;已培养病原菌时,应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
(1)经验性治疗:病原菌未培养时,急性病例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使用抗生素,如naff丁香氨苄西林或庆大霉素。在亚急性患者中,根据链球菌的常见致病菌,以青霉素或庆大霉素为主药。
(2)已知病原微生物的处理
1)青霉素敏感菌(MIC<0.1 g/ml):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肺炎球菌等。青霉素优选至少4周。
2)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MIC>0.1 g/ml,>0.5 g/ml):青霉素4周,庆大霉素2周;万古霉素治疗4周。
3)肠球菌:青霉素加庆大霉素。
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萘夫西林或苯唑西林4~6周,治疗前3~5天加用庆大霉素。
5)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万古霉素治疗4~6周。
6)其他细菌:青霉素、头孢菌素或万古霉素,含或不含氨基糖苷类,4~6周。
7)真菌: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第1mg,然后每天增加3~5 mg,直至达到25~3~5mg/d,总量3~5 g,要注意两性霉素的毒副作用。
2.外科治疗
【经典例4】应用抗生素治疗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原理不正确是
A.静脉给药方式
B.分离出病原微生物后开始治疗
C.早期治疗
D.应用杀菌抗生素
E.疗程要长,约4~6周
[参考答案]4.B
预防对有IE不良转归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高位风险操作时,应有限制地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1.口腔、上呼吸道手术或操作预防用药应针对草绿色链球菌。
2.泌尿、生殖和消化道手术或操作预防用药针对肠球菌。
以上是”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内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预祝考生顺利通过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9.65MB 下载数4859 下载
8.65MB 下载数8956 下载
7.61MB 下载数3265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