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沙眼的疾病概要:病因、发病机制”的内容如下: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所致的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性眼病之一。因其在睑结膜面形成粗糙不平的沙粒样外观,故称沙眼。
(一)病因、发病机制
沙眼是由A、B、C或Ba抗原型沙眼衣原体感染结膜、角膜所致。衣原体寄生于细胞内,并形成包涵体,或附于分泌物中,通过直接接触分泌物或污染物而传播。其潜伏期5~14天,幼儿症状隐匿,可自行缓解,成人呈急性或亚急性经过,1~2个月后转入慢性期,反复感染,病程可迁延数十年。发病率和严重程度与居住条件和个人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二)治疗原则
以局部应用抗生素滴眼液为主,急性沙眼或重症病人,全身应用抗生素,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可选择手术治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