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级护师复习资料-呼吸器临床使用,容量监控:监控容量供应的设备。提示有意义的供气量变化,因某种原因呼气量减少时发出声光报警。报警装置:除了上述呼吸机的压力和容量监测外,还有一个显示氧气通道压力不足和电机故障的报警器。
必须及时发出各种警报,以确定故障原因。应仔细调整每个报警范围,以避免当患者移动或改变位置时,由于过于靠近报警范围而频繁发出听觉和视觉报警。如果报警频繁发出,又找不到故障,会提示呼吸器操纵杆失灵。
呼吸器使用注意事项:
(1)应安装呼吸器,机器应正常工作,随时准备使用。使用前重新检查呼吸器的性能和操作;将测试呼吸袋与人工呼吸器连接,尝试通气,并确认呼吸阀无异常运动。根据患者的肺功能和体重调整VT、f、FiO2、各种报警范围和呼吸模式。呼吸-呼气比应该是50%。
(2)血流动力学监测:机械通气后,返心血容量减少,直接引起循环改变。尤其是使用正压通气时。应密切关注心输出量、肺毛细血管埋置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当上述指标较低时,往往说明预载不足,应予以补充。
(3)气道压力监测:气道压力直接反映气道的疗效。当其压力升高3.43千帕(35厘米水柱)时,通常表示痰液潴留、人工气道阻塞或管道折扣。其中,滞留痰液是最常见的增加气道压力的方式。发现后应立即清洁气道吸痰治疗。
(4)气管插管气囊监测:机械通气时,有监测呼出气量的报警装置,呼出气只能减少,多是插管气囊漏气或呼吸道连接不严所致,临床多数患者主诉憋气,呼吸频率相对较快。严重惩罚漏气会导致缺氧、躁动,甚至危及生命。关于气囊问题:气囊要保持充气状态。目前认为安全气囊充气最好允许有少量漏气。气囊压力约为1.96千帕(20厘米水柱),以尽可能避免气囊过度充气。
小体积充气的气囊不需要定期放气,因为它对气管粘膜的压力小,不会引起并发症。如果需要放气,在继续操作之前,清洁气道、口腔和鼻咽腔中的分泌物。放气后,护师不允许离开病人,以防止插管意外泄漏。
如发生球囊泄漏,如果插管球囊过小或球囊内气体缓慢逸出,可通过增加VT来纠正泄漏。应注意随时补充气囊中的气体。如果气囊破裂导致漏气严重,应在保证足够供氧的情况下,迅速更换气管导管。
(5)吸入空气温湿度:呼吸器配有加热雾化器和带储气嘴的“T”形管装置,可对吸入空气进行加热加湿。湿度是指一定气体环境中水蒸气的含量。当温度上升时,气体中水蒸气的量增加。饱和水蒸气含量34时为5.31kPa(39.9mmHg),37时为6.26kPa(47.1mmHg),有利于吸入空气的完全加湿。
(1)吸入干燥空气的不良影响:
a、分泌物粘度增加,结痂,难以吸出。
b、纤毛的保护功能降低。
c、由于分泌物不易排出,小气道堵塞,导致轻度肺不张。
注意事项:
a、加湿液应为无菌蒸馏水,因为其温度容易使细菌繁殖,每24小时更换一次液体。
b、由于气管粘膜可以与气道内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所以用于低温症患者的辅助治疗。初级护师复习资料-呼吸器临床使用,有些药物可以通过吸入湿化气体输送到气管粘膜,这些气体可以用于治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