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处方名称】从汤剂中加减,来自《重订通俗伤寒论》。[成分]三钱二元(9g),大葱二至三根,一至二分之一(4.5g),东北味,五至一(3g),豆豉,三钱四(9g),薄荷,一至二分之一(4.5g),炙甘草,五(5g),红枣二颗,[用法],水煎,[功效]滋阴解表。
【适应症】人体阴虚证、风热表证。头痛,体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
【方子】此方之证,素体阴虚,外感风热所致。外感风热入肺,健康面不光滑,故头痛、体热、微恶风寒、咳嗽、无汗或少汗等。阴虚内热,感外邪,易变热伤津液。所以口渴、咽干、心烦、舌红、脉数是症状。一般在表证未解时不宜过早使用滋阴品,以免留邪。但如果现在阴液不足,汗源不足。如果单纯出汗,不仅排汗困难,还有劫阴耗液的缺点。
因此,宜以清心养阴、清热解表。钟芳李李(即玉竹)味甘润,滋阴润燥,既能润肺养胃,又能清热生津,滋补而不腻。相当适合阴虚表热者,为君药。薄荷对肺凉,“温热出汗者必备之药”。用于疏散风热,清利咽喉,与君药同用。
一是治阴虚,二是治风热,滋阴解表;葱白、淡豆豉是臣药,能散外邪。白薇益阴清热不伤阴,非常适合阴虚热盛者;桔梗宣肺止咳;枣味甘润,养血滋阴,是佐药。甘草用于调和各种药物。诸药配伍,汗出不伤阴,滋阴不留邪,是滋阴解表的良方。
【临床应用】
1.药方要点:此方专为人体阴虚和外感风热而设。辨证要点为体热微恶风寒、咽喉口干、舌质红、脉数。
2.现代应用:此方常用于治疗老年或产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等外感阴虚患者。
【方哥】八味:白薇、豆豉、大葱、桔梗、香菇、大枣、薄荷,为滋阴发汗之方。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