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昭昭医考!

注册 | 登陆 在线咨询 APP下载 试听 直播 题库 课程中心 首页

400-10234-66 周一至周日:9:00-21:00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专业百科 > 正文

2021年昭昭教育整理:中西医知识黄疸的特点

2021-02-22

来源:昭昭医考

放大 缩小

    25课程精选

  • 25临床网络全程班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 25临床医师助力班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 25昭师带学班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黄疸的特点是眼睛黄,身体黄,尿黄。西医根据黄疸的机制将黄疸分为“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三种,常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结石、胆囊炎和消化系统肿瘤。

黄疸的主要病理因素是湿。《金匮要略》记载:“黄家得之于湿。”由于湿阻中焦,脾胃功能失调,影响肝胆引流,胆汁不循常道溢出皮肤,导致黄疸。

(1)外感湿热疫毒:夏秋季,暑季,或湿热之邪过盛,由表入里,内焦,湿滞,热蒸,不可逸。或因湿热所致,病情急性,具有传染性特点,表现为严重的热毒过度现象,且预后不良,又称急性黄。

(2)饮食不健康伤脾胃:暴饮暴食,肥而腻,寒而寒,或饥而饱,酒精中毒,过度疲劳,可损伤脾胃,使脾失健行,湿浊凝滞,转热,熏蒸肝胆,胆汁不循常道,溢于皮,倾于膀胱,呈黄黄目,黄皮,黄尿。

由于致病因素和个体素质不同,以湿热和寒湿为特征。若为湿热所伤,或素体胃热过盛,则湿由热转湿热,肝胆经脾胃熏蒸,胆热排出,呈阳黄之证。若因寒湿而伤人,或脾胃虚寒,则湿由寒而化,寒湿结于中焦,导致中阳虚弱,脾气不好,运气不好。胆汁用于湿,呈阴黄证。

(3)日积月累:由于瘀血堵塞胆道,胆汁外溢,出现黄疸。

(4)可能出现内伤不足,脾气虚弱,血衰无光泽,黄疸。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023昭昭辅导课程学习规划,备考宝典,免费资料,一对一免费答疑
  • 历年题目

    题目实战演练
  •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 模拟考试

    优质模拟题
  • 练习记录

    提高复习效率

讲师团队 MORE

严敬之讲师

中医中药趣味记忆法创始人

查看详情
张洪斌讲师

从事医学考试培训多年 把握考试政策准确

查看详情

昭昭免费体验课

【中医】

中医诊断学-张洪斌

点击试听









近期直播 MORE

  • 今日已打卡

    4589人
  • 准确率

    84.19%
冉* 同学 今日已打卡
周*岳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黄*锋 实习生 今日已打卡
史*锋 药师 今日已打卡
任*伟 教授 今日已打卡
白*怡 主任 今日已打卡
郝*宇 同学 今日已打卡
丁*立 同学 今日已打卡
李* 医生 今日已打卡
刘* 实习生 今日已打卡
王* 医生 今日已打卡
贺*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韩*玲 医生 今日已打卡
李*超 同学 今日已打卡
赵*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郝*楠 主任 今日已打卡
王*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陈*竹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陈* 同学 今日已打卡
李*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韩*鹏 药师 今日已打卡
余* 同学 今日已打卡
董* 教授 今日已打卡
佟*经 实习生 今日已打卡
王*智 同学 今日已打卡
牛*宇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马* 医生 今日已打卡
兰*晶 同学 今日已打卡
王*男 医生 今日已打卡
李*松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陈*伟 医生 今日已打卡
立即打卡

请扫码进入刷题模式

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 优选课程
  • 免费资料
  • 学习指导
  • 复习规划

热门报考(专题)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