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知识复杂,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如何在不混乱的情况下清晰的记住零散的知识,是博士资格考试备考过程中的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老师特意总结了常见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对比记忆。我们以比较记忆的形式发布脑血管疾病常见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医师资格考试:脑血管病复习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现公布如下:
脑血管疾病症状和体征的比较;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高危人群:男性较多,50~70岁以上为高危人群。
发病:发病突然,时间短,一般5~30分钟缓解,复发。
临床表现: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短暂性遗忘、一侧脑神经麻痹、对侧肢体麻痹或感觉障碍、失语等。
诊断要点:突发,短期局灶性脑缺血或视网膜缺血症状,大多在1小时内缓解,反复发作。
第二,脑血栓
发病人群:50岁以上动脉硬化人群。
发作:头晕、头痛和偏瘫的症状通常发生在安静的休息或睡眠期间。
临床表现:部分有意识障碍,可能包括相应动脉支配的神经功能障碍、单肢偏瘫、感觉障碍、失语等。
诊断要点:年老,有动脉硬化、TIA病史;症状高峰出现在几个小时到1或2天之间。
第三,脑栓塞
高危人群:不同年龄。先天性心脏病和室壁瘤病史以中青年为主;冠心病和大动脉疾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
发病:发病迅速,无前驱症状,症状在几秒钟内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局限性惊厥、偏盲、偏瘫、偏瘫、失语、重度昏迷、死亡。
诊断要点:多伴有心脏病史、突起性偏瘫、短暂性意识障碍,可能伴有惊厥。
第四,脑出血
高危人群:50~60岁;大部分都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史。
发作:突然发作;少数有头痛、头晕、短暂肢体运动障碍等前驱症状。而且大部分都是在紧张、发奋的时候发展起来的,疾病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内发展到高峰。
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突然头痛、呕吐等局灶性神经损伤体征: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
诊断要点:4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以情绪激动或用力为诱因,有头痛、呕吐、颅内压高的症状。
五.蛛网膜下腔出血
高发人群:40~70岁在各年龄段中较为常见。
发作:突然发作、突然用力或兴奋的原因。
临床表现:以剧烈头痛为主要特征,伴有呕吐、面色苍白、冷汗及意识障碍。
诊断要点:活动或兴奋时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希望以上医师资格考试:脑血管病复习中易混淆的知识点对你有帮助。老师祝大家考试成绩好!想要知识点继续!关注昭昭医学教育考试网,了解更多医学考试信息和辅导资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