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精神和神经系统考点总结,相信是考生的关注点。昭昭医考官网小编整理了考试的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考生复习。精神与神经系统是一门相对权重较高的学科,也是一门相对难度较大的学科。近2年来,精神神经系统的考试越来越接近临床,死记硬背已经不可能答题了。
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建议考生:神经系统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复习时要学会“避重就轻”,只在短时间内掌握临床常见疾病的识别和治疗,如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出血等。要对神经生理学基础相关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才能保证在重点内容上不丢分。心智系统这个题目很容易掌握和理解。
重点是掌握各种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这两种病是每年必考的。复习中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会更容易记忆和处理以病例为基础的试题。由于本书篇幅有限,我们将在网络课程或面授课程中通过更多案例讲解知识点,希望通过复习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神经系统疾病介绍
一、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脱髓鞘疾病、肿瘤、外伤等。
1.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动脉硬化是最常见的血管疾病,常引起脑血栓和脑出血。此外,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先天性血管疾病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烟雾病可引起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2.感染病毒或细菌,如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神经梅毒等。
3.中毒一氧化碳和有机磷农药中毒造成神经损伤。
4.颅内肿瘤和脊髓肿瘤。
5.外伤可导致颅脑外伤、脊髓损伤等一系列神经系统损伤。
6.退行性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病等。7.遗传性代谢疾病、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等。
二、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1.感觉障碍
(1)疼痛:局部疼痛:局部病变区疼痛;放射痛:病变区产生的疼痛辐射到神经支配的其他区域;弥漫性疼痛:一个神经分支区域的疼痛扩散到另一个神经分支区域。
(2)感觉过敏:指轻微刺激引起强烈的感觉体验。如果轻轻一接触,就会引起强烈的疼痛。
(3)异常感觉:无外界刺激的自发感觉,如刺痛、蚁走等。
2.感觉系统损害的部位
(1)外周神经:病变涉及单个外周神经,并在其支配的皮肤区域引起感觉障碍。如多发性神经病产生感觉障碍,呈手套状和袜子状分布。
(2)脊神经后根:脊髓后根受损,相应节段区域有感觉障碍,常伴有相应后根放射痛,称为根痛。如脊髓髓外肿瘤、椎间盘突出等。
(3)脊髓:脊髓横向完全损伤,损伤平面以下全部感觉丧失,截瘫或四肢瘫,排尿困难。
【知识链接】脊髓半切综合征:以运动神经元麻痹(麻痹)和深度感觉(运动感觉、振动感觉、体位感觉等)为特征。)在损伤平面以下的病灶侧,以及病灶对侧的疼痛和温度感觉障碍,可见于脊髓外伤、髓外肿瘤等。
(4)脑干:以交叉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如由一个脑桥病变引起的同侧感觉障碍和对侧躯体感觉障碍,多见于脑血管疾病。
(5)内囊:“三偏”是主要表现。
破坏性病变发生时,对侧单肢出现感觉障碍。
3.运动系统损伤表现为自主运动功能丧失,称为瘫痪。中枢性瘫痪是指上运动神经元(上运动单位)受损时的瘫痪。周围性瘫痪是指下运动神经元(下运动单位)受损时的瘫痪。
4.运动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
(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1)皮质:由于皮质的运动区呈长带状,局部病变易损害其一部分,所以多表现为单肢或面部中枢性麻痹,称为单瘫。刺激性损伤导致对侧肢体局部抽搐。
2)内囊:三偏,如上所述。
3)脑干:以交叉麻痹为特征,表现为患侧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麻痹。
4)脊髓:损伤在颈部肿大(C4~T1)以上时发生四肢瘫,损伤在颈部肿大以下时发生截瘫。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
1)脊髓前角:损伤后在相应节段区域引起周围性瘫痪,伴有肌肉萎缩,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无感觉障碍。
2)周围神经:周围神经为混合神经,病变时神经支配区出现肌萎缩和感觉障碍。
【经典例1】上运动神经元麻痹的体征为
a.运动感觉丧失
b.肌张力降低
c.显著性肌萎缩
d.肌束震颤
e.巴宾斯基征阳性
【经典例2】锥体束病变的反射改变为
a.深反射和浅反射均为过动
b.深反射为过动,浅反射减弱
c.深反射为过动,浅反射为过动
d.深反射和浅反射均为过动
e.深反射为过动,浅反射为正常
以上是“2021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考点:精神及神经系统”的内容,希望能帮助考生备考,祝愿考生顺利通过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9.65MB 下载数4859 下载
8.65MB 下载数8956 下载
7.61MB 下载数3265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