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ICU清醒病人的心理特征的相关内容昭昭小编整理如下:
近些年来,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回归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ICU是急诊、危重病人的集中收治场所,需要长期居留治疗和护理,尽管监护病房设备齐全、人员素质高、监控严密、治疗全面,但仍有近50%患者在监护过程中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
这一不良心理反应被称为ICU综合征,它可以表现为定向障碍、记忆和判断障碍、焦虑、恐惧、抑郁,甚至拒绝治疗,甚至拒绝治疗,从而影响到疾病预后。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开展,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这类患者的特征。
心智特征
1.初期焦虑症:因ICU不同于普通病房,不允许亲属陪护,收治的都是病情危重的病人,患者极易产生恐惧,缺乏归属感。
2.否认、偏见:多发生在患者经抢救后,急性症状得到初步控制,病情逐渐好转,认为自己的病没那么重,无需监护或机械治疗,气管切开后会留下语言障碍。
3.忧郁:一般在4~5天后出现,常见于工作人员类型的病人,这类患者怕留下后遗症,担心以后的工作能力,害怕失去工作,害怕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因素。护士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重视与患者的心理沟通,加强患者的信任。防止由于技术因素、治疗方法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尽可能缩短病程。激发患者内在潜能,引导患者正确使用心理防御机制。
4.急躁:患者对工作和家庭的忧虑,气管切开、气管插管所引起的不适和丧失语言交流能力,精神上的不适和痛苦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又没有适当地理解病人肢体语言表达的意义。
5.依赖心理:患者因对监护环境熟悉和习惯,了解抢救治疗水平,不愿离开监护病房,希望得到更全面的照顾,不愿医护人员离开病床边,离开视线范围,这样才能感到安全,生命有保障,此类病人多见于生活富裕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