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期可出现生理性黄疸,胆红素持续升高会导致核黄疸。
核黄胆几乎只发生在新生儿。该病是游离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与脑细胞结合,使脑细胞核变黄,造成脑细胞不可逆转的损伤。临床上叫核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
大多数早期核黄疸患儿突然黄疸明显加深,伴有精神萎靡、不吃奶、四肢无力、呕吐等症状,进一步出现凝视、惊恐、四肢麻木、哭声尖直,最终可出现抽搐、双眼上翻、头向后仰等症状,常因呼吸停止而死亡。幸运的是,死者会因脑细胞不可恢复的损伤而留下终身后遗症,从而影响儿童未来的智力。
做好产前检查,尽量预防早产和难产,不要滥用维生素K和磺胺类药物。
维生素K、磺胺类、苯甲酸钠、咖啡因和水杨酸等药物不适合新生儿,尤其是未成熟儿童。氯霉素、新生霉素和磺胺异恶唑不适合预防感染。为预防核黄疸的发生,新生儿必须在出生后4~10天内密切观察黄疸的进展情况,随时检测血胆红素浓度。
可以每天把新生儿放在窗前,在自然光下密切观察黄疸,用手按前额、胸部、手脚,按1~2秒钟,然后放开手,观察皮肤的黄色染色。一旦发现白眼珠黄、尿布黄、泪水黄,已经超出生理范围,要立即就医,尽快治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