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执业资格备考知识:传染病病区管理隔离技术简介”的内容,由昭昭医考官网编辑整理:
传染病病区管理和隔离技术;
一、隔离的概念
隔离是将感染病人和带菌者放置在指定的地方,在感染过程中与健康人隔离,便于治疗和护理。同时,有利于污染物的消毒,减少污染范围,减少传染病传播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防止传染病人的传播,又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二、隔离的意义
鉴于任何传染病的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因此,隔离传染病患者的意义在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便于集中治疗,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提高治愈率,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
三、传染病病区的设置要求及清洁区和污染区的划分。
(一)传染病病区的设置要求,传染病病区应与普通病区分开,并远离水源、食堂等公共场所。传染病区要设置多个出入口,让工作人员和患者分开路径。
隔离病房的划分,以患者为单位,每个患者都有单独的生活环境和用具与其他患者分开,如综合医院普通病房的隔离患者。一些患有相同传染病的患者可以住在同一病房,但应与患有其他疾病的传染病患者隔离。所有未确诊或混合感染和严重传染病的患者应隔离在一个房间内。
(二)清洁区和污染区的划分
1.洁净区任何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都称为洁净区。如更衣室、值班室、茶水间、仓库等。
2.半污染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称为半污染区。如医务室、治疗室、实验室、内走廊、出院卫生治疗室等。
3.污染区任何被病原微生物污染或患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称为污染区,如病房、厕所、浴室等。污染区的物品未经消毒不得带出其他地方。
四、隔离消毒的原则
1.明确清洁和污染的概念,在病房和病床入口处悬挂隔离标志。门口设有浸泡手的消毒液、洒有消毒液的鞋垫和挂隔离衣的立式柜子或壁橱。
2.进入隔离区时,按要求佩戴工作帽、口罩和隔离衣。在穿隔离衣之前,准备好所有使用的物品。不易消毒的物品应放在塑料袋中,以免污染。穿上隔离衣后,只能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3.病房应每天用紫外线消毒一次,或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每天早上用1%氯胺溶液或其他消毒液擦拭病床和床头柜、椅子。
4.病房内被污染的物品必须消毒后清洗。地上什么也放不下。已经放在地上或落地的物品视为污染,必须消毒后再使用。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才能提交,病人的信件、车票、书籍必须经过熏蒸处理后才能重复使用。
5.患者的传染性分泌物经过三次培训,结果为阴性或已过隔离期,医嘱解除隔离。隔离解除后,病人洗澡换衣后即可离开,病房内使用的物品最后必须全部消毒。
6.终端消毒的分类。包好布,标明隔离物,送洗衣房消毒清洗;茶壶、脸盆、痰杯煮沸消毒;床上用品枕芯暴露6小时或阳台晾晒24小时;以通风或紫外线辐射的形式用空气消毒,必要时用福尔马林熏蒸。吸烟后,通风并擦拭床铺。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