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克的发病机制是什么?我相信所有考生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昭昭医考官网小编将其总结如下:
休克是一种具有复杂病理生理过程的临床综合征。休克的原因、类型和临床表现虽然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即休克后重要器官的微循环处于低灌注流量状态,导致细胞缺血缺氧,细胞代谢异常,进一步发展可导致细胞损伤、代谢紊乱、组织结构损伤、重要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出现MODS。根据微循环的变化,休克可分为三个阶段。
(1)代偿期:由于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循环量和动脉血压降低。此时机体通过一系列代偿机制对病变进行调整和纠正,使心跳加速,心输出量增加,保持循环相对稳定,并通过选择性收缩外周和内脏的小血管来重新分配循环血量,从而保证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有效灌注。此时微循环中的动静脉短路被打开,前括约肌收缩,呈“只出不进”,血容量减少,组织仍处于低灌注缺氧状态。如果此时能解除病因学,休克就很容易纠正。
(2)失代偿期休克继续发展时,由于动静脉短路和直接通路,微循环会进一步开放,加重原有组织灌注不足。毛细血管内血流停滞,部分血管失去代偿张力。这时微循环中“只有进不去和出不去”。临床表现为血压逐渐降低、意识模糊、紫绀、酸中毒,病程从代偿期发展到失代偿期。
(3)微循环衰竭期:休克持续时间较长时,休克进入不应期或不可逆期,失代偿期部分器官微循环停滞更严重。
由于组织中缺乏血液灌注,细胞处于严重缺氧和缺乏能量的状态,导致细胞自溶并损伤周围的其他细胞。最终造成大组织、整个器官甚至多个器官的损伤,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