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昭昭医考官网小编将“针灸治疗概论:扶正祛邪”的内容整理如下:
在《针灸治疗学概论》中专门整理了补虚泻实的知识点如下,请认真核对。补虚泻实,即扶正祛邪。“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过剩。虚则补,虚则泻。《灵枢经脉》说:“吃饱了就拉肚子,空了就补。困了就艾灸。
如果你没有吃饱,你应该吃。”《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空则解脱,满则解脱,邪则空。”所以针对虚证和实证,是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
1.补虚“虚则补之”,“虚则补之”就是要用补的方法治疗虚证。适用于气虚、阳虚、血虚、阴虚等正虚邪实的虚证。“补虚”主要通过针灸技术的补充和穴位的选择与配伍来实现。例如,对背俞穴、木穴、与脏腑经络相关的原始穴位应用补法,可以改善脏腑功能,补益气血阴阳;另外还有关元、气海、命门、高茫、足三里、太息、肾俞等穴位。常用于补气。“艾灸抑郁症”也属于虚证范畴,气虚抑郁症引起的疾病治疗主要是益气解郁艾灸。
2.“泻实”、“泻实”、“泻实”、“泻邪实”都是指以泻治实。适用于邪实不衰的实症,如邪实、痰涎壅盛、食物中毒、食物饱胀等。“泻实”主要通过针刺手法的泻法和穴位的选择配伍来实现。具有部分泄泻功能的穴位,如、水沟、风龙、大椎、合谷、卫等。经常服用,腹泻的方法有举插、扭转、开合等。都是在穴位上进行的,只有针不灸不刺不出血,从而达到消除人体疾病和罪恶的目的。“老了就改掉”,也属于真人腹泻的范畴。
“万”和“血瘀”一样,都是瘀滞的意思。“陈”是“老”的意思,引申为时间长。“衰老”一般是指脉瘀等疾病。“分开”意味着清楚。“老了就好了”一般指的是静脉淤滞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刺血祛瘀来治疗。
3.补泻即扶正祛邪。疾病的临床证候往往表现为虚实夹杂。治疗上,应根据虚实主次关系确定补泻的轻重缓急,扶正祛邪宜兼施或先后施用。扶正祛邪,适虚实之证;祛邪扶正适用于邪实虚实之证。注意扶正与祛邪的关系,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