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相对粘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昭昭医考官网小编,整理出血液相对粘度变化的临床意义如下,请仔细阅读。通常,血液或血浆相对于水的相对粘度是在体外测量的。此时血液的相对粘度为4~5,血浆的相对粘度为1.6~2.4。
全血的粘度主要取决于红细胞的数量,血浆的粘度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水、酒精等物理上所谓的“理想液体”的粘度并不随流速而变化,而血液在血流速度非常快的情况下(如在动脉中)类似于理想液体内),其粘度不随流量变化;但当血流速度小于一定限度时,粘度与流速成反比。
这主要是因为当血液流动缓慢时,红细胞会重叠或聚集成其他形式的颗粒,增加血液的粘度。当人体内的某些疾病导致微环境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时,红细胞在其中重叠聚集,对血流造成很大阻力,影响正常循环;这时可以
通过输入血浆白蛋白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增加了血流的冲洗力,分散了红细胞。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