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患者-观察后的观察和治疗方法,为了帮助您了解,昭昭医考官网小编为您提供了一个总结: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的观察方法侧重于掌握疾病动态,充分了解身心变化,为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提供依据。
一、观察方法由于患者的病情因年龄、性别、种族、病因不同而不同,病程各个发展阶段的表现也不同,因此,在观察时,应利用一切机会与患者接触,通过看、听、嗅、摸,并借助仪器,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不放过任何细微的病理体征。比如对昏迷患者的观察,完全依靠护理人员在访视患者时对意识、瞳孔、体位、呼吸、脉搏、血压的动态观察,从而判断昏迷的程度并加深或改善,及时提供临床数据,便于医生治疗方案的改进和补充。在观察患者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了解患者的发病情况、主要症状、治疗效果、饮食、睡眠等情况。
二、观察后的处理
(1)一般病情变化的处理虽然病情发生了变化,但对整个病程的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对于这种情况,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责任范围给予适当的治疗,以减轻或缓解患者的痛苦,并将情况口头或书面(写在交接班簿上)报告给医生,也可以在治疗前先报告给医生。比如高烧患者可以给予物理降温;一般术后患者夜间出现尿潴留时,可以通过听流水或温水的声音冲洗尿道口诱导排尿。
(2)重大病情变化的治疗当发现病情恶化或有严重并发症迹象时,如肝硬化患者出现易怒、行为异常等;如果心脏病患者突然呼吸困难等。护士应立即密切观察,安慰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给氧、准备急救用品等。并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3)紧急情况突然变化的处理如果患者突然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护士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吸氧、胸外按压或人工呼吸。不要慌,让病人给医生打电话,让另一个人赶紧通知医生。
医生到达后,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的一切抢救措施和病情变化都要详细记录在特护记录单上,以便进一步观察病情和抢救治疗后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