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资格考试,濒死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措施有哪些?濒死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措施有哪些?为了帮助你理解,昭昭医考官网小编为你提供了一个总结:美国的罗斯认为,濒死病人的心理活动有五个阶段,即否认期、愤怒期、同意期、抑郁期和接受期。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变化,是临终病人护理的重点。
(1)否认期当患者间接或直接听到自己可能死亡时,第一反应是否认:“不可能”,“他们一定是搞错了”,否认自己病情恶化的事实,希望出现奇迹。一些患者在疾病康复后仍然乐观地谈论他们未来的计划和想法。在此期间,患者不应完全暴露。与病人交谈时,认真倾听,表现出热情、支持和理解,经常出现在病人身边,让他觉得自己没有被抛弃,一直被人关心。同时要警惕少数患者的心理失衡,以扭曲的方式抵制这一时期的负重感。
(2)愤怒期当患者在短暂的否认后被确定为无可救药时,一种愤怒、嫉妒和怨恨的感觉似乎产生了。“为什么是我?这太不公平了,”于是他把不满发泄到了身边的医护人员和亲人身上。这种对濒死病人的“愤怒”,应该算是一种正常的适应反应,是无望生存的表现。作为医务人员,要理解、包容、安抚、引导患者,让患者说出内心的担忧和恐惧。这是对患者有利的,一定不能“怒”对“怒”。
(3)协议期间,承认死亡即将来临。为了延长生命,患者会提出各种“协议”要求,希望缓解症状。有的病人认为许愿或行善能扭转死亡的命运;有些病人对自己的错误表示悔恨。护士要看到,这种情绪是对患者有利的,他可以提供配合,延迟死亡日期。所以,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即使很难实现,也要积极努力。
(4)抑郁期,尽管多方努力,病情还是越来越严重。病人已经完全意识到自己快死了,他极度悲伤和沮丧。此时,患者可能非常关心自己家人死后的生活,同时又急于说明善后事宜。对于这一段时间的患者,允许他们悲痛,痛苦,诉说悲痛,耐心倾听。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支持病人增加和与疾病斗争的信心和勇气。
(5)在接受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抑郁后,患者的情绪被表达出来,他做好了死亡的准备,极度疲惫虚弱,经常处于昏睡状态,表情冷漠但平静。护士要尊重患者的信念,延长护理时间,让患者安心、安心地完成旅程。
护士资格考试,濒死病人的心理变化和护理措施有哪些?濒死病人心理活动的五个发展阶段并不是互相跟随,而是时而重叠,时而推进或推迟。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掌握患者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