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静脉留置针有哪些并发症?如何预防并发症?小编,昭昭医考官网的安排如下。请仔细检查。
1.皮下血肿穿刺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动作过于仓促、不稳定等。常使留置针穿透血管壁,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动作要轻、稳、准。根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掌握进针角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从而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2.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稳、患者躁动、外插管未完全插入血管或插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过大等原因导致液体渗漏。轻则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则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漏液,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导管,指导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适当约束肢体,注意穿刺部位上方不要过紧衣服,加强穿刺部位的观察和护理。
3.导管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液类型和剂量、注射速度选择不当、患者凝血机制异常有关。所以静脉高营养输液后,管道要彻底清洗,每次输液后管道要正确密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密封液和剂量,注射速度不宜过快。研究表明,慢注的封堵率明显低于快注。
4.静脉炎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化学性静脉炎和感染性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发热、疼痛。触诊时,静脉像绳子一样坚硬、滚动、光滑、无弹性。严重时可在局部针眼挤出脓液分泌物,伴有发热等一般症状。护理人员要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尽量从血管远端选择静脉,争取穿刺成功;为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在输注对血管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前后,应使用生理盐水。
5.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在血流缓慢的静脉中更常见。据报道,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倍以上。此外,同部位留置针反复静脉穿刺导致血管壁损伤,也是血栓形成的促进因素。为了防止静脉血栓形成,穿刺时应上肢粗大静脉,并保护血管,避免同一部位反复穿刺。长期卧床患者,下肢远端应避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