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闭合性胸腔引流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小编,昭昭医考官网的安排如下。请仔细检查。根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确定胸腔内空气和液体的位置,选择插管的肋间间隙。液体处于低位,一般选择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的第8肋间套管引流。
气体向上积聚,前上胸膜腔引流为宜。锁骨中线第二肋间隙常被选择。病人被带到半平卧位,胸部消毒后,在选定的肋骨之间用3~5 ml的L%普鲁卡因溶液浸润整个胸壁。做一个长约2cm的小切口,插入血管钳分离肌肉层,然后沿着肋骨上缘进入胸膜腔。
通过切口将带侧孔的橡胶管或塑料管插入胸膜腔4~5 cm,其外端连接无菌水封瓶或引流装置。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标准的胸腔引流水封瓶是一个容量为几升的大瓶子。橡胶塞上打两个孔,分别插入长玻璃管和短玻璃管。
长管下端插在水平面下3~4厘米处,短管下口远离水平面,使瓶内空间与大气相通。使用时,将胸膜腔引流管连接到水封瓶的长玻璃管上。连接后可见于管内水柱上,高出水面8~l0cm,随呼吸上下移动。如果水柱不动,说明引流管堵塞。为了保持管腔通畅,避免堵塞,应经常挤压引流管。每小时或每天记录一次排水量。为了持续维持一定的负压,清除胸膜腔内的气体和液体,促进肺的扩张,可以增加负压吸引装置。
传统方法是将水封瓶连接到负压调节瓶上。调节瓶也是大口瓶,胶塞有三个孔,里面插着三根玻璃管。两个短的分别与水封瓶和负压吸引器上的短玻璃管连接。长玻璃管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插在水面下(10~20厘米)。吸入负压根据水柱深度进行调整。目前临床应用的一次性塑料胸膜腔引流装置有多种。
胸膜腔引流后,若水柱在24小时内停止波动,且无气体或(和)液体排出,经X线检查肺部膨胀良好,可拔除引流管。拔管时,指导患者深吸气后屏气,迅速拔出引流管,立即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引流伤口,并用胶带固定,或拧紧已放置在引流管切口内的缝线。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