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脾虚泄泻药,因外感邪邪,内伤,食乳,或食不洁难消化之物,使脾胃健康运动不平衡,消化不良,引起大便次数增多,性质改变,或大便稀稀稀,中医称为泄泻或泄泻。芪皮丸
【药物组成】人参、白术(炒)、茯苓、甘草、陈皮、山药、莲子(炒)、山楂(炒)、神曲(炒)、麦芽(炒)、泽泻。
【功能主治】脾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一片,2~3次。3岁以下儿童应减少。
【注意事项】湿热泄泻、虚寒泄泻不宜单独使用;不宜与藜芦、五灵脂、皂荚及其制剂同服;忌茶和白萝卜;忌辛辣、冷食、油腻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偏食。小儿健脾膏[成分]丁香、吴茱萸、五倍子、磁石、冰片、麝香。
【功能主治】疏通经络,温中健脾。可用于小儿消化不良。
【星辰用法】穴位贴敷。取足三里、舒天、中脘、关元、九谢,每日一贴脾俞。
【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贴剂,不能口服。湿热泄泻不宜使用;应根据辨证和经络选择穴位,过敏体质者慎用,穴位有皮肤损伤者不宜使用;应用时间不宜过长,应根据用药要求按时更换。龙骨壮骨颗粒[药物组合物]党参、黄芪、麦冬、龟板(醋炙)、白术(炒)、山药、五味子(醋炙)、龙骨、牡蛎(煅)、茯苓、大枣、甘草、乳酸钙、鸡内金(炒)、维生素D2、葡萄糖酸钙。
【功能主治】强筋健骨,和胃健脾。可用于治疗和预防儿童佝偻病和佝偻病。还可用于治疗小儿多汗、夜惊、厌食、消化不良、发育不良。
【用法用量】口服。2岁以下5g一次,2~7岁7g一次,7岁以上10g一次,每天3次,用开水或牛奶冲服。
【注意事项】有真热证者慎用;小儿发热期间应停用,佝偻病并发手足抽痛应加西药。维生素D缺乏严重生活[医疗、教育、网上搜索、收藏]者请遵医嘱;服用时有微量不溶物,是有效成分,应均匀服用;服药期间要多晒太阳,多吃含钙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的食物。双灵止泻口服液[药物组合]黄芩、白术、茯苓、猪苓、贯众、法半夏、陈皮、地榆、肉桂。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健脾止泻。可用于湿热蕴结、脾虚所致的小儿腹泻,可伴有发热、腹痛、口渴、少尿等症状。
用法用量】口服。1岁以内每次3~5~7毫升,1~3岁每次5~7毫升,3岁以上每次10毫升。三次。三天为一个疗程。
【注意事项】服药3天无症状者,应去医院治疗;忌辛辣、冷食、油腻食物。【不良反应】偶有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