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监护仪应用中的常见问题
(1)粘贴电极处皮肤过敏。在这组病例中,76%的患者对电极贴敷部位的皮肤过敏,出现轻度皮肤瘙痒和发红,以及严重的皮肤水泡。皮肤接触电极的时间越长,过敏的人越多。
(2)医务人员过于依赖仪器提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往往导致医务人员对技术设备的依赖。如果盲目依赖仪器提供的信息,一旦信息与患者的临床情况相矛盾,就会导致错误的治疗,使病情恶化。例如,一名男性患者因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在心电图监测过程中,由于电极处皮肤发痒,患者抓破皮肤,引起胸电极有规律的频繁振动,监护仪上出现类似室性心动过速的波形并报警。值班护士及时赶到病人床边,迅速查明原因。更换电极后,报警停止,监视器上显示窦性心律。如果作为室性心动过速处理,会给患者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1)拥挤:CCU病房内挤满了各种仪器设备,如除颤器、氧气、吸引器、呼吸机、监护仪等。都是病人不熟悉的高新设备。这种过度拥挤会减少患者的活动空间,必然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压力。
(2)噪音:CCU病房有两个病房,8张床,每个病房30.5m2,床距2m,无隔音装置。各种机械声,警报声,气管内吸痰声,甚至夜间说话行走声都可以成为噪声源。已经发现危重病房是医院中噪音最强的地方,可以达到45dB~80dB,超过60dB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让患者感到烦躁不安。噪音会刺激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和焦虑增加,疼痛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睡眠和休息。
(3)感觉超负荷和感觉剥夺:监护仪的报警声给患者以异常刺激,这些声音的重复出现使患者的感觉受到单一刺激。连续心电监护使患者逐渐丧失时间观念,无法准确确定时间,使患者产生忧郁感。另一方面,这些刺激从病房消失会导致感觉剥夺。感觉超负荷和剥夺会产生许多生理和心理效应,导致病情加重和住院时间延长。生理效应类似于抑郁,血压升高,肌肉紧张增加,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心理反应包括孤独和绝望、情绪多变、头痛、幻觉、入睡困难、睡眠模式障碍、昼夜睡眠节律倒置等。
(4)视觉干扰:CCU患者面临着各种显示器上闪烁的指示灯、运行中的心电图、呼吸和压力曲线以及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视觉刺激往往会引起恐惧和焦虑,情绪紧张,往往会加重他们的病情。
(5)睡眠剥夺:睡眠剥夺多发生在入院后2~7天,是由于CCU的特殊环境和连续的心电监护造成的。睡眠持续60~120 min,人体每晚需要4~5个完整的睡眠周期。每个周期由快速动眼期期和非快速眼动期组成。快速动眼期是维持正常生理和心理所必需的。频繁的睡眠障碍会让病人感到紧张。
(一)恐惧和焦虑:CCU患者在疾病早期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惧。
恐惧来自于生命受到威胁的不安全感,而焦虑主要是由新环境造成的。严格的探视制度导致病人与外界隔绝。各种仪器噪音、光刺激、抢救或同病房危重患者死亡都会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刺激交感神经系统,增加体内儿茶酚胺物质的分泌,导致血压、心率和心肌收缩力的增加,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肌缺血和恶性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
(二)强迫闭目养神感:在监护或抢救过程中,患者身体的很多部位被各种电线、导管缠住,活动受到限制,难以保持舒适的休息姿势,使其感到被迫闭目养神、束缚,从而容易产生情绪抑郁和焦虑。
(三)人格丧失:在CCU病房,医护人员往往由班长带领。他们经常关心疾病和伤害,但没有时间照顾其他病人的情况。他们只说自己的病,不跟病人说,会让病人觉得医护人员比病人自己更在乎身边的仪器。
“昭昭医考官网www.yikao88.com整理,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