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称]bu z m:I c m:o
【别名】竹篙草(《岭南科学杂志》)、黄毛草(《广州植物志》)、墙竹、猫草、牛尾草(《福建民间草药》)、金丝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笔毛草、猴毛草、眉草、金黄草、胡毛草(《闽东本草》)
【来源】是田基黄的全草。秋季采收,晒干或新鲜使用。
【原种】多年生草本,丛生,高10~80厘米。秆直立和纤细。叶片平,线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1~3毫米,先端渐尖,两面和边缘或多或少有毛;叶鞘秃,鞘口有毛。穗状花序单生于主茎和分枝顶端,柔软稍弯,长1.5~3厘米;轴细长,节间很短,节间顶端浓密,被睫毛截断;成对的小穗,一柄,无柄,不到2毫米长;基板的毛发大约与小穗一样长或在小穗之上;
第一颖片的顶端被截断或圆形,覆盖着睫毛;第二颖片稍长于第一颖片,嵴粗糙,先端具鞭状,2齿,具芒,直或弯,金黄色,长10~15毫米;不育小花的外稃有无,线形光滑,外稃无;着生小花的外稃中间有一个裂口,裂片被抽打并有芒。芒与第二颖片相似,但稍长;雄蕊1,花药有些小,有些长达1毫米;花柱2,柱头刷状,长约1毫米。开花结果期为5月至9月。
【生境分布】生于河边,墙与墙之间的缝隙,山坡,潮湿的荒野。分布于浙江、台湾省、福建、广东、云南、四川、湖南、江西等地。
【化学成分】含有黄酮苷、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和糖类。
[性味]
又甜又爽。
《广东中药》:甜,扁,无毒。
《福建中草药》:甜而冷。
广州军《福建民间草药》:甜而轻,爽。
【归经】《闽南民间草药》:入脾、肾、膀胱。
[迹象]
清热利湿。治疗发热、烦渴、腹泻、黄疸型肝炎、糖尿病、糜烂、血尿和排尿困难。
《常用中草药手册》:快速排尿,止淋止渴,除烦除热。
《闽东本草》:清热利湿,通淋凉血。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淋证、肝热、营养不良、尿少。
《福建民间草药》:治疗发热、口渴、肠风腹泻、恶心呕吐、排尿困难、眼睛发红。
广州陆军《广东中药》:治疗尿路感染、肾炎、水肿、感冒高热、黄疸型肝炎、糖尿病。
【用法用量】口服:煎汤,3~5元(鲜1~2两)。
[附属方]
(1)治疗发热、口渴、腹泻、热淋、血淋:鲜田基黄2-4。汤剂口服。(《闽东本草》)
治小儿心烦发热:金丝桃属一种或两种。加入开水炖。(《常用中草药手册》)
糖尿病的治疗:田基黄二两、银杏十二。水煎服。(《闽东本草》)
白带治疗:金丝桃一两,银杏十四。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湿梦射精、白浊的治疗:鲜田基黄1-2片,鲜海金沙7块钱。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小儿小便短短的治疗:灯心草、车前草、墨旱莲共煎服。(《闽东本草》)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