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级护士考试整理出2014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考点:消毒灭菌原理,可供广大考生参考。2014年初级护士资格证考试考点:消毒灭菌原则参见正文。有关初级护士考试的更多信息,请登录昭昭医考官网查询!
2014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考点:消毒灭菌原则
(一)明确消毒的主要对象
要分析感染途径、涉及的载体、病原微生物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
(二)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
根据消毒对象,选择简单、有效、无损、来源丰富、价格适中的消毒方法。
根据污染造成的危害程度和人体接触部位的不同,医院诊疗设备可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的设备通过皮肤和粘膜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或与受损皮肤和粘膜密切接触的设备,如手术器械、注射器、心脏起搏器等。必须选择高效消毒(杀菌)。
2.中度危险的设备只与皮肤、粘膜密切接触,不进入无菌组织,如内窥镜、体温计、氧气管、呼吸机及其附属设备、麻醉设备等。医疗网上采集整理,除孢子外,应选择中效消毒法杀灭各种微生物。
3.低风险设备和物品不进入人体组织,不接触粘膜,只直接或间接接触健康未受损的皮肤。如果没有足够量的病原微生物污染,一般是没有危害的,比如口罩、被子、药杯等。应进行低效率消毒或仅进行一般卫生处理。只需要去除一般的细菌繁殖体和亲脂性病毒。
(三)控制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
影响消毒剂作用的因素很多,消毒剂对这些因素的敏感性也大不相同。
1.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抗性不同。所以消毒一定要区别对待。
(1)细菌繁殖体容易被消毒剂破坏。一般情况下,革兰氏阳性菌对消毒剂比较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往往有较强的耐药性。繁殖对热敏感,热消毒是主要的消毒方法。
(2)细菌孢子对消毒因子的耐受性最强,杀灭细菌孢子最可靠的方法是热杀菌、电离辐射和环氧乙烷熏蒸。化学消毒剂中,戊二醛和过氧乙酸可以杀灭孢子,但可靠性不如热杀菌。
(3)病毒对消毒因子的耐受力因类型不同而差异很大,亲水性病毒的耐受力强于亲脂性病毒。
(4)真菌对干燥、阳光、紫外线和大部分化学药物有较强的耐受性,但不耐热(60杀灭1小时)。
2.微生物数量被污染的微生物数量越多,消毒时间越长,用量越大。
3.有机物的存在有机物在微生物表面形成保护层,阻碍消毒剂与微生物的接触或延缓消毒剂的作用,使微生物逐渐对药物产生适应性。(2)有机物和消毒剂作用形成比原来溶解度低或杀菌作用弱的化合物。某些消毒剂与有机物反应时,对微生物的作用浓度降低。有机物可以中和一些消毒剂。消毒剂中重金属和表面活性剂受有机物影响较大,对戊二醛影响不大。
4.随着温度的升高,杀菌效果增强,但温度的变化对各种消毒剂的作用不同。比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的湿度提高一倍,杀菌效果可以提高十倍。酚类和醇类受温度影响较小。
5.酸碱度影响杀菌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