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考点:脑卒中运动障碍及其护理
1.早期:过去认为中风后一旦发生偏瘫,肢体大范围被动运动可以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现代康复医学认为,正确的床位对避免患者今后出现异常痉挛非常重要。因此,患肢在床上的被动体位摆放和有规律的体位改变成为早期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护士在康复护理中要记住,永远不要完全排除患者的主动活动。不管他们做什么活动,都应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积极合作。与完全被动训练相比,疗效大相径庭。
2.瘫痪期:对于瘫痪患者,需要通过诱导患者的关节反应和关节运动,协助医生促进患侧肌力和肌张力的恢复,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但同时要注意瘫痪期痉挛的预防性康复。应鼓励患者进行积极的床上运动,如翻床、站立训练、桥接练习、内收肌和旋前肌夹腿练习、骨盆肌肉活动等。这些积极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肌肉力量,防止痉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患者的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这个功能所能恢复的信心的心理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对以后医护人员的进一步合作非常有利。
3.痉挛:目前的治疗是整个康复治疗的关键时期。痉挛不可避免。患者只要想运动,就会因痉挛出现异常运动模式。护理的关键是要记住,任何帮助者在坐、站、走与医生配合时,都不要拉扯患侧的上肢。因为患侧上肢的恢复一般比下肢要晚,也更困难,如果将保持肩关节紧张的肌肉牵拉,会对后续的恢复造成很大的障碍。让患者按照医生开的程序,循序渐进的训练。在护理中,为了保持患者对各种训练的兴趣,必须不断让患者看到治疗的效果,从而逐步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