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2014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考点:单纯性甲状腺肿概述
(1)病因病理: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可分为三类:合成甲状腺激素(碘)缺乏;这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远离海洋的山区,如云贵高原、陕西、山西、宁夏等地,由于山区土壤中碘盐的冲刷和流失,食物和饮水中的碘不足,所以有许多患者患有这种疾病,也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在没有“碘”为原料,甲状腺功能仍需正常维持的情况下,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甲状腺代偿性增大。
甲状腺激素需求增加:青春期、孕期、哺乳期、更年期,机体代谢旺盛,对甲状腺激素的需求增加,导致长时间促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也可促进甲状腺肿大。
这种肿胀是一种生理现象,在成年后或怀孕哺乳后常自行缩小。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和分泌障碍,有些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腺激素生物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的障碍引起的,例如甲状腺肿物质中的过氧酸盐、硫代酸盐和硝酸盐可以阻止甲状腺摄取无机碘;磺胺类、硫脲类药物和含有硫脲的蔬菜(萝卜和白菜)可以阻止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这导致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减少。
所以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强,促进甲状腺肿。同样,隐性遗传的先天性缺陷,如过氧化物酶或蛋白水解酶的缺乏,也可引起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或分泌的障碍,引起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最明显的病理改变是滤泡高度扩张,充满大量胶体,而滤泡壁细胞变平,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不全现象。虽然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局部增生状态,是由柱状细胞组成的乳头状体,突入滤泡腔,但这种增生状态只是代偿性的。
形态学上,单纯性甲状腺肿可分为慢性和结节性。前者多见于青春期,扩张的卵泡均匀分散于腺体的各个部位。后者在流行区更为常见,它整合了一个或几个不同大小的结节,结节周围有不完整的纤维包膜。
经过相当一段时间后,结节性甲状腺肿往往因血液循环不良而退化为结节,导致囊肿形成(常合并囊内出血)和局部纤维化钙化。巨大结节对结节间组织的长期压迫可导致功能组织的萎缩和退化,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节发育的另一个结果是一定程度的自主性,即甲状腺结节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不再依赖于促甲状腺素,也不再受到服用甲状腺激素的抑制。此时如果用大剂量碘治疗,容易发生继发性甲亢。另外,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恶变的可能。
(2)临床表现: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无功能改变,因此一般无全身症状,基础代谢率正常。早期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胀,柔软、光滑、无结节,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逐渐在增大腺体的一侧,或两侧,可触及多个(或单个)结节;囊性结节可合并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
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压迫邻近器官,引起各种症状。气管受压:比较常见,从一侧受压,气管向另一侧移位或弯曲;从两侧压缩,气管变平。由于气管腔变窄,呼吸困难,尤其是胸骨后甲状腺肿。气管壁长期受压会软化,引起窒息。
食管压迫少见。只有胸骨后甲状腺肿可能压迫食道,引起吞咽不适,但不会引起梗阻症状。压迫颈深静脉可引起头颈部血液回流障碍,多见于位于上胸廓口的大甲状腺肿,尤其是胸骨后。临床表现为面部发绀肿胀,颈部和胸部浅表静脉明显扩张。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颈交感神经节受压可引起霍纳综合征。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恶性转化。
(3)治疗
1.青春期或孕期生理性甲状腺肿不能用药物治疗,应吃富含碘的海带、紫菜。
2.20岁前患有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年轻人可给予少量甲状腺素,以抑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素的分泌。常用剂量为15 ~ 30 mg,每日2次,口服3 ~ 6个月为一疗程。
3.如有下列情况,应及时手术治疗,并进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
(1)已发展为结节性甲状腺肿
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或交感神经节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胸骨甲状腺肿。
巨大甲状腺肿,影响工作生活。
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机能亢进。
结节性甲状腺肿疑似恶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