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考点:糖尿病常见症状和体征,首先,糖尿病的常见症状:
(一)典型临床症状
由于胰岛素缺乏,糖尿病患者摄入的葡萄糖不能被组织有效氧化和利用,导致持续高血糖和尿糖阳性,导致脂肪、蛋白质、水和电解质的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因为不同程度的疾病或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有我自己的症状。但就典型症状而言,是“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1.多尿
即尿量增加,尿量增加。日尿量可达3000 ~ 5000 ml,甚至8000 ~ 10000 ml以上。整个医疗网上收集和整理尿液的频率明显增加,有时每小时一两次。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超过了肾糖阈值,大量葡萄糖从肾脏排出,于是出现尿糖。由于葡萄糖是结晶固体,从肾小球滤出时,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重吸收减少,导致渗透性利尿,于是尿量和尿频增加。一般尿量与尿糖成正比,排出的糖越多,尿量越多(发生酮症酸中毒时,钾钠离子重吸收越困难,多尿症状越严重)。随着尿糖和尿量的增加,肾囊肿胀,患者可能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
2.多喝点
就是口干口渴,特别喜欢喝水,喝了不解渴。每天的用水量和尿差不多,有的病人需要4 ~ 5保温瓶水。由于多尿,大量水分在体内流失,导致细胞内脱水,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干舌燥、舌红舌燥、烦渴烦渴。皮肤因脱水干燥而失去弹性,导致排尿增多,失水加重,饮水增多。但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患有脑动脉硬化和肾脏调节水电解质功能障碍,导致体内严重失水,但口渴症状不明显。应特别注意这种情况,以防止隐性严重脱水引起的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发生。
3.多吃点
就是吃多了容易饿,吃多了。每餐食欲大增,饭后感觉饿了1 ~ 2小时。虽然肚子很饱,但是吃完还是想吃,好像吃不饱一样。吃多了是葡萄糖利用障碍,精力不足造成的。葡萄糖是体内能量和热量的主要来源。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或相对缺乏,葡萄糖利用障碍,食物经胃肠消化后转化为葡萄糖,但未被利用,未能产生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热量,然后从尿液中白白流走,导致身体能量不足。为了维持身体正常的生活活动,补充尿液中流失的葡萄糖以补充身体的能量不足,患者的饥饿感反应增强,所以多吃容易饿。
可见,多吃是为了补充尿液中损失的糖分,尿液中损失的糖分越多,饥饿感越严重。值得注意的是,吃的越多,血糖越高,尿液中的糖分流失越多,饥饿感越严重,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即使糖尿病人吃得多了,饿了,也要控制饮食,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减轻胰岛负担,方便疾病治疗。但一般每天不得少于150克主食,以满足正常需求,否则,吃得太少
疲劳和体重减轻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因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不足,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所以身体需要利用自身的蛋白质和脂肪来补充能量和热量。这样,全身脂肪和蛋白质的消耗增加,分解增强,呈现负氮平衡。再加上水分的流失(组织脱水),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变得瘦弱。一般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即I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体重会下降,但不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明显。体重严重下降明显,经常表现出明显的消瘦和疲劳。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但不如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明显。严重的体重下降和明显的消瘦对糖尿病患者是有害的,不利于病情的改善,加重病情。他们往往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和矫正。对于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体重下降和精力不足会严重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导致消瘦,从而产生“糖尿病伪侏儒综合征”。
(2)临床症状不典型
上述“三多一少”的典型临床表现并非发生在所有糖尿病患者身上。一般来说,只有部分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或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的临床表现。但大多数II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成人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糖尿病患者,都有非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或者只有一两种,且多为非典型症状。
一些型(非胰岛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没有明确的临床症状。糖尿病是在体检的时候发现的,或者是在检查其他疾病的时候发现的,这是因为肾糖阈值升高。当肾糖阈值升高时,即使血糖很高(例如有时可高达11.1 ~ 16.6 mmol/L,即200 ~ 300 mg/dl),也不存在糖尿病,因此多饮、多尿、多食等症状不明显。他们去医院检查时,往往会发现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如视力下降、水肿、足部溃疡、牙周炎、反复溃疡、痈肿,或高血压和冠心病。
糖尿病的非典型症状有很多,除了上述部分症状外,还有不明原因的乏力、四肢重度麻木、腰酸背痛、手脚发热、皮肤瘙痒、阳痿、月经失调、大便频繁不规则干稀、腹泻便秘交替等。此外,有些患者还经常有皮肤病,如疮、痈、足溃疡、牙周病等。持续时间长且反复出现。抗感染治疗不明显,检查血糖、尿糖,才发现是因患糖尿病所致。有的女性患者,因反复出现外阴瘙痒,常常就诊于妇科,但久治不愈,经过查血糖,才知是患有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反复出现外瘙痒,是由于血糖增高,尿糖增多,尿激刺激外阴部皮肤和局部神经末稍所致。有的男性糖尿病病人,可有阴茎龟头炎而常常发生尿痛,一般在尿糖消失后,尿痛即可迅速缓解。有些病人因视力减退,眼睛看东西模糊,而到医院查眼底和血糖,才发现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时糖尿病患者因病情控制不好,血糖过高引起眼晶状体的渗透压改变,也可出现视力模糊。
另外,不少糖尿病病人,尤其是Ⅱ型糖尿病患者,在餐后数小时或餐前常有不明原因的心慌、乏力、多汗、颤抖和明显的饥饿感,这是一种糖尿病所致的特殊表现,为高血糖后低血糖反应。糖尿病的特征是高血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低血糖反应,是因为有的Ⅱ型(成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必泌能力仍很强,但分泌反应迟钝,高峰后移。正常人一般在饮食后承受血糖增高,由于高血糖的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也应有相应的增加,血糖升高的曲线应与胰岛素分泌曲线相一致。Ⅱ型糖尿病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延迟,高峰后移,在饭后开始时,胰岛素分泌比正常人少,不能承受血糖升高而相应的增加,这样就不能起到有效降血糖作用,于是血糖就过度增高。在饭后3~4小时,体内从肠道吸收的葡萄糖已大部分被消耗,血糖已降下来,而胰岛素由于延迟分泌,高峰后移,此时仍处在较高的水平,呈现胰岛素相对过多,就极易引起这种所谓的低血糖反应。对此应特别注意,一定要抽测血糖,并与其他原因造成的一般单纯性低血糖反应做出鉴别。
(三)早期应重视的易忽略的临床症状
如上所述,糖尿病有时表现并不典型,尤其是在早期有些表现易被病人忽视,而这些早期表现却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故应予以重视。常见有以下几种:
(1)无明显原因于餐前经常出现低血糖而有乏力、心慌、多汗、颤抖、饥饿感等症状者,应注意查血糖,以诊断是否高血糖后低血糖反应。
(2)近期内逐渐出现体重减轻或身体消瘦而又无明显的原因,对于身体肥胖近期体重明显减轻者,尤其应该注意查血糖或做糖耐量试验,争取早日发现是否患有糖病或糖耐量减低。
(3)肢体溃疡,日久不愈,或反复发生肤疮疖痈肿,经外简直治疗后效果又不佳,应注意查血糖,以确定是否糖尿病的皮肤病变。
(4)反复发作外阴部皮肤瘙痒,或尿频、尿急、尿疼,经用妇科治疗或抗感染治疗,改善不明显者,也应查血糖,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阴道炎或糖尿病并发泌尿系统感染。
(5)无明显原因的出现视力下降、视物的模糊、两目干涩者,应积极查眼底和血糖,以明确是否为糖尿病性眼底病变。
(6)无明显原因的出现男子阳萎、性欲减退,女子闭经或月经紊乱经治部效果不佳者,应注意查血糖,确定是否糖尿病所致。
(7)对于有以下病史、症状、体征者,也应想到糖尿病的可能性,查血糖或糖耐量,以明确是否患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
①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已大于40岁,身体又呈中度以上肥胖者;
②有分娩巨大儿(婴儿体重超过4000克)病史者;
③有妊娠并发症如多次流产、妊娠中毒症、羊水过多、胎死宫内,特别是有先天性畸型以及胎儿尸检发现有胰岛增生或胰岛炎症者;
④有胰腺手术或外伤史,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胰腺炎及肝炎、肝硬化者;
⑤有内分泌系统疾病,特别是功能亢进的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⑥有长期用皮质激素类药物或高糖饮食史,体形又偏于肥胖者。
为了及早发现糖尿病,凡是有以上情况者,都应高度重视,密切观察,并反复多次查血糖和做糖耐量试验,以及尿糖、24小时尿糖定量等,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争取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二、体征
一般糖尿病病人体征并不明显。重症患者特别是型糖尿病病人,因脱水和脂肪、蛋白质的消耗而有明显的形体消瘦。糖尿病病人,因脱水多表现为面容憔悴、皮肤干燥、口唇干裂、皮肤弹性降低等体重。糖尿病日久,因有多种并发症而出现我相应的体重,如糖尿病肾病患者肢体浮肿,糖尿病性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时皮肤温度降低、感觉迟钝,以及糖尿病坏疽时下肢末端皮肤紫暗、溃烂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