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考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护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良好的护理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重要环节。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发生在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其诱因包括:感染、中断或不当减少胰岛素治疗、饮食不当、外伤、手术、妊娠分娩等。有时没有明显的诱因。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相对或缺乏,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一组高血糖和酮症过多的临床综合征。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做好护理是酮症酸中毒治疗的重要环节。
密切观察病情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一般生命体征的观察。
2)准确记录进水和出水,防止严重失水。
3)定期测量血液中的钾、钠、钙、氯,防止电解质平衡紊乱。
4)观察血糖、尿糖、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变化,预防低血糖。
5)观察意识、意识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根据重症监护
放在单间,保持病房安静,保持空气新鲜,准备急救药品和抢救设备。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部向一侧倾斜,防止肺部感染。
预防褥疮的皮肤护理
勤翻身,勤擦洗,勤换药,建立床头翻身卡,预防褥疮。一旦发生,就会加重病情,延长病程。严重者甚至继发感染,会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注意保暖,避免烫伤。
口腔护理
由于患者体内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抵抗力降低,还没有进食,所以细菌在口腔内会迅速繁殖,容易产生浓重的口腔异味,进而产生炎症、溃疡等。口腔护理可以保持口腔清洁和湿润。
留置导管的护理
尿失禁患者,容易脏湿床单,所以留置导尿管,但应每日会阴擦洗,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60000 u膀胱冲洗两次。
静脉输液的观察与护理
输液
DKA补液的目的是扩大产能。纠正水分流失,降低血液渗透压,恢复有效血容量。快速建立2 ~ 3个静脉通道,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酸碱平衡,纠正酮症。其中为了控制剂量,必须通过静脉通道专门注射胰岛素。一般先输注等渗氯化钠溶液,开始补液速度要快一些。2小时内输入1000~2000ml血容量,改善外周循环和肾功能,必要时根据血压、心率、每小时尿量、静脉压确定输液量和速度。第二至第六小时输入1000~2000ml,第液量为4000~5000ml,甚至高达8000ml。低血压或休克患者可接受胶体溶液。当血糖降至13.9 mmol/L左右时,可启动5%GS预防低血糖。
胰岛素疗法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DKA可使血糖稳定下降。DKA患者外周循环差,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效果不能保证,不应随时调整剂量。因此,在病程的前24小时,我科采用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每2h测一次血糖,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值班人员应警惕低血糖的发生。如果出现心悸、出汗、手抖、饥饿、头晕、嗜睡等症状
轻度患者经补液和胰岛素治疗后可逐渐纠正,无需补碱。严重的酸中毒可使外周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降低,导致体温过低和低血压,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只有当血液pH值低至7.1 ~ 7.0或碳酸氢钠低于5 mmol/L时,才应给予适量碳酸氢钠。
补钾
血糖大量升高可引起渗透性利尿,钾随尿排出;呕吐也会造成钾流失;缺钾因不补钾而加重,需要补钾。但由于酸中毒,细胞内钾转移到细胞外,肝糖原分解释放钾,外周循环不畅导致尿少,所以血钾暂时不能减少,也不必一开始补钾。根据血钾、心电图、尿量等。掌握补钾的时间和量,以便看到尿液补钾的情况。滴速不宜过快,浓度不宜大于500ml加1.5g氯化钾。不要静态推动或渗出血管。
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针对这种疾病的几种常见病因,我们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教育,如合理饮食控制、正确测定尿糖、胰岛素注射方法、服用降糖药物、皮肤清洁和预防感染措施等。鼓励患者增强抗病信心,保持良好心情。并指导患者随身携带糖尿病健康卡,注明诊断和家庭住址,以防酮症昏迷进行抢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