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经成功报名2021中西医结合博士的考生,我们将重点复习考试大纲。这里2018中西医内科医师内科学测试站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昭昭医考官网总结了2018年中西医内科医师考试知识,根据考试内容作为整理依据。今天我们回顾一下: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西医病因学
中医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诊断
西医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
临床表现
急型
常见于儿童。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尤其是病毒感染。发病迅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寒战、寒战、发热等症状。全身皮肤有瘀点、瘀斑,可能形成血疱、血肿。鼻子、牙龈、口腔粘膜和舌头出血是常见的。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可能发生内脏出血。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剧烈头痛、意识障碍、瘫痪和惊厥,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果出血量太大或范围太广,可能会发生贫血、血压下降甚至失血性休克。
慢性型
主要见于中青年女性。发病隐匿,一般无前驱症状,多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瘀斑、外伤后出血等。鼻出血和牙龈出血也很常见。严重内脏出血罕见,月经过多常见,可成为部分患者的临床症状。患者的病情会因感染而突然加重,出现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和内脏出血。一些病程超过半年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脾肿大。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1.血小板
急性血小板多在20109/L以下,慢性血小板常在50109/L左右;血小板平均体积过大,大血小板易见;出血时间延长,血凝块收缩不良;血小板功能一般正常。
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2.骨髓图像
急性骨髓巨核细胞数量略有增加或正常,而慢性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尤其是急性型,表现为巨核细胞体积减少,胞浆颗粒减少,未成熟巨核细胞增多;伴有血小板形成的巨核细胞明显减少(30%);红细胞系统、粒细胞和单核系统正常。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该病的诊断要点如下:
1.涉及皮肤、粘膜和内脏的大面积出血。
2.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的减少。
3.脾不大。
4.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存在成熟障碍。
5.强的松或脾切除术是有效的。
6.排除其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示例:
孩子,男,14岁。两周前我患了急性咽炎。前突然牙龈出血,嘴里起血泡,下肢瘀斑。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L,白细胞9109/L,血小板10109/L,骨髓增生活跃,每片有23个巨核细胞。首先要考虑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再生障碍贫血
C.变应性紫癜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
正确答案d
西医治疗
1.一般疗法
2.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这种疾病的。
3.脾切除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适应症: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 ~ 6个月无效;泼尼松维持量应在每天30毫克以上;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症;脾区放射性指数增加51Cr扫描。用脾动脉栓塞代替脾切除术也是有效的。
4.免疫抑制剂治疗不应是。
中医辨证治疗
血热妄证
证候:皮肤紫癜,色鲜,起病快,下肢多见紫色斑点,形状大小不等,有的甚至合并成饼
证候:多紫斑,色紫红色,尤以下肢多见,常出现头晕耳鸣、低烧、颧骨红、心烦盗汗、鼻出血、经量过多、舌红少液、脉数。
治疗:滋阴降火,清热止血。
药方:千根散或玉女剑。
气不摄血证
证候:专色暗淡散在,时有出现,反复出现。过劳加重,可伴有精神萎靡、心悸气短、头晕、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蜡黄、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益气养血,健脾养血。
处方:归脾汤。
瘀血内阻证
证候:紫绀、紫绀、鼻衄、吐血、便血、血色暗、经期血块、头发黄暗、面色黑、下睑青紫、舌质黑、瘀斑瘀点、脉细数。
治疗:活血化瘀,止血。
处方:加味桃红四物汤。
示例:
患者,女,44岁。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现在下肢皮肤发紫,经期血块多,深紫色,肤色暗沉,眼皮发蓝,舌暗紫带瘀斑,脉细涩。治疗应该是
A.归脾汤
B.桃红四物堂
C.希根粉
D.犀角地黄汤
E.保元汤
“正确答案”b
以上是2018中西医内科医师内科学测试站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昭昭医考官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更多复习和信息,请关注昭昭医考官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专栏我们将定期提供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资料,供大家学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12.3MB 下载数2365 下载
10.3MB 下载数3652 下载
9.65MB 下载数2659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