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结束。为了帮助参加今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的考生顺利复习,昭昭医考官网收集整理了2019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复习:外感病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外源性收缩的原因
外源性病因和外源性疾病
一、六淫
(-)六恶的基本概念
1.六气,又称六元,指六种正常的自然气候:风、寒、夏、湿、干、火。
2.六恶,即风、寒、暑、湿、燥、火。
(二)六害的一般特征
1.外源性感觉从肌肉表面、鼻子和嘴侵入人体表面
2.季节性的
3.地域住宅与环境特征
4.两者都可以单独入侵,同时致病。
5.在一定的转化条件下,证候的病理本质是可以转化的
(3)六淫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1.风邪
(1)观念:自然界中任何具有轻松、易动、不活等特点的外在恶。
它随时可用
(2)性质和致病特点
风邪的本质
致病特征
轻微浮动/漂移
(易攻杨位置)
打开并排空
风又轻又散,
它具有向上和向外的特点
清除并出血
易侵头面部、肌表、阳经,
如头痛、鼻塞、喉咙痛、面瘫等
故意放电,如出汗、阴风等。
善行的数量是变化的
没有固定的地方,走走停停就好
急性发作和快速变化
病位移动,无固定位置,如风疹、荨麻疹、关节痛
发病率有许多快速变化,如癫痫、中风和惊厥
拥有主动权
如果风赢了,它就会移动
有明显的颤抖症状,如头晕、震颤、抽搐等
对于所有的疾病,
易与其他邪气配伍,是外邪的先导
容易合并其他邪邪而致病,如风寒、风湿、风热、风燥等
2.寒邪
(1)概念:自然界具有寒凝特征的外感邪。
(2)性质和致病特点
2.寒邪之性
致病特征
寒为阴邪,易伤杨琪
阴阳病
全身或局部有明显的感冒症状,如感冒、四肢发冷、腹痛等。
“伤寒”和“中度感冒”
寒滞
寒胜痛
气血凝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冷型绘图
会聚挛缩
肌痈阻塞,发口收缩,筋脉痉挛,如恶寒无汗,停痛
3.夏邪:
夏至之后,立秋之前的概念,自然界中的热外邪。
明显季节性“暑属外邪,无内暑”,阴阳暑
(2)性质和致病特点
暑邪的本质
致病特征
暑为阳邪,性为热
阳热过盛
临床表现为高热、出汗、口渴、脉象大等阳热症状
上升
松
罪犯头目
气耗与天津伤
扰乱某人的思想,使某人的心不安和不安
出汗、津液过多损伤、口渴、饮酒、小便短赤等。
气从津泄引起的气虚,以气短、乏力或突然昏厥、意识不清为特征
夏天太热是潮湿的
湿热共存
除了夏季炎热的表现,还常见有胸闷、发胀、四肢疲劳、大便溏稀等潮湿
4.湿邪
(1)概念:自然界外感之邪,具有重浊、粘滞、下行的特点。
内部湿度和外部湿度
(2)性质和致病特点
湿邪的本质
致病特征
湿为阴邪,易阻滞气机,损杨琪
压抑之气
气机运行受阻异常,表现为嗜睡、胸闷、痈肿、腹泻等
损害杨琪
很容易伤到身体的阳,尤其是脾阳。“湿胜,阳弱。”
沉重的
浑浊的
又重又重
症状有重的特点,比如四肢沉重等等
又脏又油腻
分泌
“君火”“香火”“龙火”“雷火”
(2)性质和致病特点
火邪的本质
致病特征
火是阳邪,
伤金
燃气流量
临床表现为高热、恶热、面红、脉泛等
迫津外漏,患阴津,有津伤症状如口渴、咽干舌燥、小便短赤、便秘等
由此可见,气虚的症状如疲劳、乏力、气短等是明显的
火的炎症
病变多表现在上部,如面红、舌糜烂、牙龈肿痛等。
盛丰
流动的血液
生风:肝风内动,热极生风,导致高烧、人事不省、抽搐等
动血:强迫血液跳跃,引起各种出血
容易扰乱头脑
火若扰心,则心烦、失眠、狂躁谵妄等。
容易引起肿胀和溃疡
血肉腐蚀、溃烂、疮疡,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
第二,气
(-)痈气的基本概念:是一种外邪,感染力强。
(2)痈的发病特点
1.传染性强,容易传播
2.发病急,病情危急
3.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以上是关于2019年中医从业者中医基础复习:外感病因。有关2019年中医考试的更多回顾和信息,请关注昭昭医考官网!中医考试专栏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12.3MB 下载数2365 下载
10.3MB 下载数3652 下载
9.65MB 下载数2659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