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已经结束,成绩查询门户网站10月19日正式开通。为了帮助参加2021年中医复习的考生顺利复习,昭昭医考官网收集整理了毫针的针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右手持针时,针柄主要由拇指、食物和中指握持,就像握毛笔一样,所以右手称为“刺手”。左手切按被扎部位或辅助针体,故称“握手”。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进行手法;在进针过程中,手指力施加在针尖上,使针刺入皮肤。方便左右扭动,上下升降插入,弹性震动刮擦,退针时手动操作等。握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穴位的位置,握持针体,辅助刺手入针,使针体贴合,保持针体垂直,到达针尖,方便进针,减少刺痛,辅助调节和控制针感。临床上常用的具体进针方法如下:
(1)切指针法,又称剪爪针法,将左手拇指或食指切在穴位旁边,右手持针,将针扎入左手指甲附近的穴位。这种方法适用于短针插入。
夹入针法或颏指入针法,即左手拇指和两指握住消毒后的干棉球,夹住针体下端,将针尖固定在被刺穴位的皮肤表面,右手扭转针柄,将针扎入穴位。这种方法适用于长针插入。在临床上也使用进针,即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消毒后的干棉球,夹住针体下端露出针尖2 ~ 3分钟。将针对准穴位,然后将针快速刺入穴位,再将针扭转刺入一定深度。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手配合针的运动。
(3)伸入针法,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将被刺穴位的皮肤向两侧展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指和食指中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的穴位。
(4)提捏入针法:用左手拇指和两指挤压穴位处的皮肤,右手持针,从捏出的上端将针插入。此法主要用于针刺皮肤较浅的穴位,如唐寅穴。以上方法应根据穴位解剖特点、针刺深度和手法要求灵活选择,便于进针,减轻患者痛苦。另外,有的人用针管进针,就是准备一根玻璃或金属制成的针管。针管长度比毫针短2 ~ 3分钟左右,露出针柄和针管直径,使针尾顺利通过。
进针时,左手持针管,将针放入管内,将针尖与针管下端平齐放在需刺的穴位上,在针管上端露出针柄2 ~ 3分钟,用右手食指敲击针尾或用中指弹起针尾,使针可以插入,然后退出针管,再用移针手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12.3MB 下载数2365 下载
10.3MB 下载数3652 下载
9.65MB 下载数2659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