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昭昭医考!

注册 | 登陆 在线咨询 APP下载 试听 直播 题库 课程中心 首页

400-10234-66 周一至周日:9:00-21:00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专业百科 > 正文

2019中医内科学考点:第三章

2021-01-25

来源:昭昭医考

放大 缩小

    25课程精选

  • 25临床网络全程班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 25临床医师助力班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 25昭师带学班
    请扫码了解课程详情

2020年,执业医师考试已经结束,预计11月初查询结果。为了帮助参加2021年中医考试的考生顺利复习,昭昭医考官网收集整理了2019年中医中医内科学考点:第三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三章脾胃系统疾病

1.胃痛又称上腹痛,是以上腹部靠近心窝的上腹部区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病理因素:气滞、寒凝、热郁、湿郁、血瘀。

病机:胃气阻滞,胃不和而衰,行不通则痛

治疗:理气止痛

(一)实证(寒热吃气血瘀滞)

1.寒邪胃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傅亮丸

2.食胃损伤综合征:消食化滞,缓解胃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证: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

4.湿热证:清湿热、理气和胃-仲卿汤

5.血瘀止胃证:化瘀通络、理气和胃、笑气和丹参饮

(2)虚证1。胃阴亏损证:关彝中汤合芍药甘草汤滋阴益胃止痛

2.脾胃虚寒证:温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治胃脘痛的总原则是“不痛”:不要局限于狭义的“痛”,要从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应用,就像叶说的“痛子必学气、血、阴、阳”。属于胃寒,祛寒叫通;属于不吃的,消化就叫交流;如果你属于气滞,调气就叫通;属于热郁,泄热称为通;属于瘀,瘀叫通;属于虚损,益胃养阴叫通;对于阳虚者,温补脾阳叫疏通。根据不同的病机,可以善用通法。

二、痞满是指以自觉心痞、胸膈痞满、触不到、软而不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按位置可分为胸满和心满。心之下是胃。

3.呕吐呕吐是指胃失和而降,气逆上身,迫使胃的内容物从口中吐出的疾病。一般来说,有声音的东西叫呕吐,没有声音的东西叫呕吐,没有声音的东西叫干呕。临床上呕吐和呕吐同时发生,统称为呕吐。治疗法则:和胃降逆

4.窒息是指吞咽食物、用力进食或进食归来时出现的窒息症状。病机:气、痰、瘀,堵塞食管、胃。

5.呃逆是指以胃气逆膈,气上冲,咽喉嗡嗡响,声音短促而频繁,难以自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治法:理气和胃,降低不良反应。

第六,腹痛

病机:脏腑气血不通,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或脏腑经络失养,不尊则痛。

治法:以“通”字立法。

区分腹痛的性质:

冷痛:急性腹痛、突然疼痛、不间断疼痛、剧烈疼痛、重度冷痛、退烧;

2热痛:疼痛在肚脐和腹部,疼痛有一种热感,轻而重,或伴有便秘,疼痛减轻;

气滞疼痛:腹痛轻重,疼痛不定,发作疼痛,胸胁不适,腹胀、嗳气或憋气,疼痛减轻;

4血瘀疼痛:腹部刺痛少,疼痛无止境,疼痛不变,拒绝按压疼痛,夜间常加重,伴有钝痛

病机:脾病湿盛,脾胃运化功能障碍,肠道浑浊,传导功能障碍。

病因:感外邪,食伤,情志失常,禀赋不足,久病脏腑虚弱。

8.痢疾是一种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严重腹泻、红白粘冻性腹泻为特征的疾病。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病因:外感邪,饮食不佳(洁癖)

(1)实证1。湿热痢疾:清肠祛湿,调理气血-芍药汤

2.流行性痢疾: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芍药汤

3.寒湿:温燥,理气和血——不改金正气散

(2)虚证1。阴虚:养阴营,清肠祛湿——黄连阿胶汤及停车丸

2.虚寒痢疾:温补脾肾,收痰祛邪——桃花汤、真人养脏汤

3.歇痢:温肠理气——李连汤

区分血伤和气伤:泻白红,湿邪伤气;红多于白,或者说血是主要因素,热邪伤血。

治疗原则:热痢清,寒痢温,初痢实治,慢性痢疾补虚,寒热夹杂温,虚实夹杂攻补。痢疾初起,实证、热证多见,宜清热燥湿解毒,对于慢性痢疾的虚证、寒证,要补虚温中,调理脾胃,同时清肠涩肠,治泻。泄泻兼表证者,宜与解表剂配伍,以利外运,内通;食滞可配合止泻药消除食滞。刘河健提出了调理气血的方法,可用于痢疾的多证,即红血证和白血证。在掌握扶正祛邪的辨证治疗过程中,要时刻照顾胃气。

对于古今医家提出的关于痢疾的禁忌,如避免过早涩涩、发作剧烈、小便不利等,在可用于临床用药时,应参考具体情况,以供参考。

对于久治不愈的馀痢,常因久病不愈而形成虚实夹杂之势,故内外兼治。治痢疾,首痢要清,热痢要清,寒痢要温,寒热虚实要兼清兼涩施。

泄泻与痢疾:两者均为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的病证。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则如水样,或顽固不化为主症,大便不带脓血,也无里急后重,或无腹痛。而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便下赤白脓血为特征。

两者均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正如《景岳全书》所说,“泻浅而痢深,泻轻而痢重,泻由水谷不分,处于中焦,痢以脂血伤败,病在下焦”。当然,泻、痢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后泻。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

九、便秘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犯胃、禀赋不足等。病机主要是热结、气滞、寒凝、气血阴阳亏虚。病机关键:大肠传导失常。

以上是关于2019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考点:第三章。更多关于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和资料,详情关注昭昭医考官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栏目!我们会定期提供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供大家学习!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2023昭昭辅导课程学习规划,备考宝典,免费资料,一对一免费答疑
  • 历年题目

    题目实战演练
  • 章节练习

    章节专项突破
  • 模拟考试

    优质模拟题
  • 练习记录

    提高复习效率

讲师团队 MORE

严敬之讲师

中医中药趣味记忆法创始人

查看详情
张洪斌讲师

从事医学考试培训多年 把握考试政策准确

查看详情

昭昭免费体验课

【中医】

中医诊断学-张洪斌

点击试听









近期直播 MORE

  • 今日已打卡

    36人
  • 准确率

    94.34%
冉* 同学 今日已打卡
周*岳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黄*锋 实习生 今日已打卡
史*锋 药师 今日已打卡
任*伟 教授 今日已打卡
白*怡 主任 今日已打卡
郝*宇 同学 今日已打卡
丁*立 同学 今日已打卡
李* 医生 今日已打卡
刘* 实习生 今日已打卡
王* 医生 今日已打卡
贺*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韩*玲 医生 今日已打卡
李*超 同学 今日已打卡
赵*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郝*楠 主任 今日已打卡
王*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陈*竹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陈* 同学 今日已打卡
李*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韩*鹏 药师 今日已打卡
余* 同学 今日已打卡
董* 教授 今日已打卡
佟*经 实习生 今日已打卡
王*智 同学 今日已打卡
牛*宇 同学 今日已打卡
马* 医生 今日已打卡
兰*晶 同学 今日已打卡
王*男 医生 今日已打卡
李*松 医生 今日已打卡
陈*伟 医生 今日已打卡
立即打卡

请扫码进入刷题模式

APP下载

微信公众号

  • 优选课程
  • 免费资料
  • 学习指导
  • 复习规划

热门报考(专题)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