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昭昭医考!

400-10234-66 周一至周日:9:00-21:00

徐州医科大学考研

普通院校

当前位置: 研招信息首页 > 院校汇总 > 徐州医科大学考研 > 院校资讯 > 正文

徐州医科大学张励才教授喜获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推荐类原创探索项目资助

2022-08-18

来源:昭昭医考

放大 缩小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1年(下半年)专家推荐类原创探索项目评审结果,我校麻醉学院张励才教授获得该项目资助,资助直接经费200万元。该项目实现了我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推荐类原创探索类项目中的历史性突破。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脑细胞外液、脑血液和脑脊液成分的不同提示脑屏障把它们彼此隔开了。这对维持中枢内环境的稳定尤为必要。然而疾病时脑脊液中的物质种类和含量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些物质从哪里来?反过来,经脑脊液途径施加某些因素(如腰麻或细胞移植等)为什么又能产生强大的中枢效应?大脑中有没有一种专司脑-脑脊液调控的神经?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一种特殊的方法,把这种神经从大脑中鉴别出来。自盖伦到21世纪,无数学者一直在寻觅,但各种尝试未告成功。

上世纪90年代,张励才教授将CB-HRP(一种对周围神经灵敏的示踪剂)注入脑室系统的脑脊液中,因其分子颗粒大,可被完全挡在脑室壁上,无法渗入脑实质,不接触脑脊液的神经元不会被标记。籍此方法,他成功地观察到在12对脑神经所处的脑干内,恒定地存在胞体在脑实质突起伸在脑脊液中的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群。他在国际上首次将其命名为“接触脑脊液神经核”,简称触液核(csf-contacting nucleus),并以数字重建技术显示触液核在脑内的空间位置与形状;以CB-SAP特异毁损技术成功制作了“敲除触液核”的模式动物;以猕猴为对象证实了灵长类动物同样存在“触液核”。因这一原创性的发现,他在2010年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成为徐州医科大学建校以来科技奖项的历史性突破。

十年又过去了,张励才教授围绕这一神经核已经进行了30余年的研究,新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Frontiers of Neuroscience连续报道了7篇。国际知名脑科学权威,《鼠脑图谱》主编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George Paxinos教授对此项工作的原创性给予了评价,认为“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组织学证据,易于复制,发现了迄今未知的独特神经元”。新的研究将在既往30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接触脑脊液神经核(第13颅神经核)的基因构筑、特异性标志物和末梢特征。预期结果增加人类对脑结构的新认识,为生命科学的神经-体液调节理论提供明确的形态学基础,也将为某些疾病的发生提供新线索,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途径,甚至为智能“机-脑”微创接口提供新的启示。

以上是有昭昭医学考研团队老师为准备考研的小伙伴整理的重要信息,如果对您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我们,或者关注我们昭昭教育考研公众号“昭昭医学考研”获取更多上岸经验,最后祝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昭昭西医考研上岸秘籍

研友互动

  • 关注公众号
    扫码加入
  • 24考研学习群
    扫码加入
  • 25考研学习群
    扫码加入
  • 关注微博
    扫码加入
  • 师哥师姐
    上岸经验
    扫码加入
  • 师哥师姐
    复试经验
    扫码加入

温馨提示

你好,你已经是昭昭老粉丝啦~ 不可以领取礼包了哦,可直接登录学习购买课程

知道了 登录学习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