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医病理学是西医考研的内容之一。以下是针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详细复习笔记,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西部综合考研必背名词解释:病理学(5)61。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中的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进入间质组织、体腔和粘膜表面的过程称为渗出。渗出是炎症最典型的变化。62.瞬间瞬变反应:内皮细胞收缩,内皮细胞之间出现间隙(约0.5 ~ 1.0um宽)。这是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最常见的原因。
通常发生在直径20 ~ 60um的小静脉不涉及毛细血管和小动脉。内皮细胞的收缩是由于炎症过程中某些化学介质的出现而引起的,如组胺、缓激肽、白三烯、p物质等,这些炎症化学介质半衰期短,仅持续15~30分钟,所以这种反应称为快速短暂反应,只发生在小静脉。63.
胞吐:通过内皮细胞胞质的胞吐通道产生,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溢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促成这一机制的因素。64.即时持续响应(即时持续)
反应:严重烧伤和化脓菌感染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引起坏死和脱落。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发生迅速,在高通透性上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直至血栓形成或内皮细胞再生修复。这个过程叫做快速持续反应。这种损伤会影响所有的微循环,包括毛细血管、小静脉和小动脉。65.延迟延长反应(延迟延长
反应):如果热损伤为轻度或中度,或因X线、紫外线等物理因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或某些细菌毒素出现较晚,往往在2~12小时后,但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这个过程叫做延迟连续反应。66.趋化性:指白细胞以每分钟5~20um的速度向化学刺激方向运动。这些化学刺激被称为趋化因子。67.
吞噬作用:指白细胞游出炎症灶,吞噬病原体和组织碎片的过程。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吞噬细胞完成这一功能: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68.炎症介质(炎症
介体):急性炎症,如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加、白细胞渗出等,主要由一系列化学因子介导,称为化学介体或炎性介体。69.
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也可来自内皮、上皮和结缔组织。细胞因子介入,调节其他细胞的功能,参与免疫反应。化学因子是指那些特别激活白细胞运动并发挥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70.白血病样反应
反应):严重感染、某些恶性肿瘤、药物中毒、大出血、溶血反应等引起的异常反应。外周血白细胞显著增加(高达50109/L),出现幼稚细胞。71.
完全恢复:在炎症过程中清除病因。如果有少量炎性渗出液和坏死组织被溶解吸收,通过周围活细胞的再生,可以完全恢复原有组织的结构和功能,称为完全恢复。如果坏死组织较大,会通过肉芽组织增生进行修复,称为不完全愈合。72.渗出性炎症:以浆液、纤维蛋白原、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称为渗出性炎症,多为急性炎症。可分为浆膜炎、蜂窝组织炎、化脓性炎症和出血性炎症。73.
伪膜性炎症:蜂窝织炎易发生于粘膜、浆膜和肺组织。纤维素、坏死组织和从粘膜渗出的纤维蛋白原形成的中性粒细胞一起形成伪膜性炎症。白喉的伪膜性炎症,如果发生在咽部,不易脱落,称为膜性炎症;
如果发生在气管,就很容易失败炎症):蜂窝组织炎是指疏松结缔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和阑尾。蜂窝组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75.肉芽肿:是一种边界清楚的结节性病变,由巨噬细胞及其进化细胞形成,局部浸润和增殖有限。分为感染性肉芽肿和异物肉芽肿。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