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普通硕士学位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一般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的学位类型以学位为主。目前我国的学位按招生学科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类,13类下有110多个一级学科,110个一级学科下有4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招生单位自己设立的两个学科也很多。
一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是年初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录取后取得研究生身份。毕业时,如果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符合《学位条例》的要求,可以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2)专业硕士学位
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是具有专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以分为在职学习和脱产学习。比较简单的区分是:招收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专业学位考试,一般在每年10月份进行,称为“全国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联考”,简称“联考”;全日制学生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以下简称“统考”)一并举行。
1988年,中国提出设立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2009年对应届毕业生实行全日制专业硕士全国统一考试,新增专业学位19个。目前有39个专业硕士学位。
按学习方法分类
分为全日制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是指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是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上承担一定任务的研究生。
按应用类别分类
分为“非方向性、方向性两类。
(1)非定向是指入学时未来工作单位不确定,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等生活福利。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做出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二)研究生定向培养,是指研究生在招生时,其毕业后的工作单位由合同确定,其学习期间的培训费用由国家按照规定的标准向培养单位提供。
根据检查方法分类
包括全国统考、联考、单项考试、推荐免试等。
专业硕士的常识
问题1:专业硕士的类型
目前,我国已设立法律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体育硕士、中国国际教育硕士、翻译硕士、文学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建筑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学硕士、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会计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等39种专业硕士。军事科学硕士、金融硕士、应用统计学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警察硕士、应用心理学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出版硕士、文物博物馆硕士、城市规划硕士、林业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中医硕士、旅游管理硕士、M
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建立健全内外双导师制度,以内部导师为主要引导者,外部导师应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和论文等指导工作。
问题4:普通硕士和专业硕士的主要区别
1)培养方向不同
根据我国相关规定,一般硕士教育主要是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授予的学位类型主要是学位;专业硕士学位是具有专业背景的硕士学位,是为培养特定职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而设置的。
2)考试难度不同
英语课程部分:很大一部分很难考英语2;考试成绩普遍低于学术成绩。
3)导师制度不同
专业硕士有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术理论导师,一个是实践活动导师,学术硕士只有前任学术理论导师。
4)学费不同
一般硕士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或奖学金制度。2014年后国家取消了免学费待遇,但是奖学金覆盖面比较广。即使学费不高于8000元/年,也可以通过申请国家助学或商业来缓解学费压力。
专业硕士学费贵,根据不同的专业类别差别很大。比如MBA学费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其他专业硕士学费一般在每年一万到五万不等。专业硕士一般不能申请国家助学,但也有一定的奖学金制度。
5)不同的学习方法
一般硕士学位为全日制学习,一般学制3年;专业硕士脱产学习一般2年,非脱产学习一般3年。
6)招生条件不同
学术型硕士一般不要求工作年限,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个人考试等专业型硕士有相应的工作年限。一般专科需要5年,本科需要3年,硕士需要2年。
7)文凭的授予方式不同
统考的专业硕士基本和学历一样,都有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是专业硕士证书前面有z字。
8)招生比例不同
2012年,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占招生总数的30%。据2014年最新统计,专业硕士招生比例占招生总数的40%。2015年,据该国称,家政策导向,专硕招生和学术招生比例将达到1:1,而目前专硕只开设了39个专业,这些专业的学术招生人数将大幅减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