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参加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生们正在关注“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发热病因病机内容”的相关内容。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昭昭医考官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以下内容:
实践综合
发热实践综合的特点个别问题少各系统症状体征总结学习内容:典型疾病的特征表现巩固各学科的知识点复习疾病诊断的“题目”。
发热是指人体体温超过正常上限,是温度调节异常的结果。正常体温腋窝温度36—37口腔温度36.3—37.2肛门温度36.5335437.7。
正常人的体温往往可以变化,一般上午较低,下午略高,但24小时内波动幅度不超过1;女性排卵后体温较高,经期体温较低。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老年人体温略低。发烧是身体反应能力强的表现。发热本身可以增强体内吞噬细胞的活性,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发热常见原因通常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更常见。
1.传染性发热
(1)急慢性传染病
(2)急慢性全身性或局灶性传染病: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原生动物、寄生虫等。2.非感染性发热(1)风湿性疾病:风湿热、结缔组织病。
恶性肿瘤。
(3)无菌性组织坏死:心肌梗死、肺栓塞、烧伤。
(4)内分泌代谢疾病:甲亢。
(5)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出血、脑外伤、脑肿瘤等。
(6)身体因素:中暑、中暑、放射病。
(7)过敏反应:药物发热、溶血。
(8)其他:感染后发热、神经功能低热。正常人的体温由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调节,通过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保持体温相对恒定。由于各种原因,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超过正常值就发热。
1.热原机制外源性热原:病原体、炎性渗出液、无菌坏死组织、抗原抗体复合物、一些类固醇物质、多糖成分、聚糖苷和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内源性热原: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外源性热原作用于粒细胞(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内源性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散热减少骨骼肌周期性收缩,出现寒战,导致产热增加,体温升高。
2.非热原机制温度调节中心受损,直接导致发热;发热过多或散热障碍引起的发热。
临床特点
发热的分度
(1)低烧:体温37.3——38
(2)中烧:体温38.1——39(3)高热:体温39.1335441
超高热:41以上发热的临床过程
(1)前驱期:多数
(2)升温期:有突然上升和逐渐上升之分。
(3)高热期:指发热的最高阶段,可见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心跳加快等。
(4)体温过低期:此期常表现为出汗、皮肤潮湿。有两种方式:突然下降和逐渐下降。常见热型(重点掌握)漏热:体温连续数天或数周保持,24小时内体温波动幅度不超过1。它见于肺炎球菌肺炎和伤寒。弛热:又称败血热型。体温往往在39以上,波动较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幅度在2以上,但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化脓性炎症。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浪热:体温逐渐升高至39以上,几天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几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交替发生。发现于布鲁氏菌病。制冷剂发热:体温突然升高39以上,几天后降至正常水平,几天后又突然升高,几天后又突然下降,如此反复。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淋巴瘤、周期性发热。发热不规律:发热不规律。见于肺结核、风湿热、支气管炎等。记忆口风湿、败血病、松弛、热化脓性炎症、重症肺结核大叶伤寒漏诊间歇性疟疾、肾脏病霍奇返布氏波风管1不规则诊断思路。
病史收集
(1)当前病史
1)询问发热可能的原因;发病的先后和病程长短;询问发热和发热的特点,确定发热类型,有助于发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相关鉴别询问伴有明显头痛:颅内感染、颅内出血;2伴有寒战;3伴出血:肾综合征出血热,部分血液病;
伴胸痛:肺炎球菌肺炎、胸膜炎、肺脓肿;腹痛:急性菌痢、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伴有尿痛、尿频、尿急;肌肉疼痛明显者:多发性肌炎、钩端螺旋体病;伴发皮疹:发热与皮疹发生时间(暴发性传染病)有固定关系。有出疹子:2天后出水痘;猩红热3天后;天花4天后;麻疹5天后;伤寒6天后;伤寒小结:
水中红花,不要悲伤;伴有黄疸。
3)询问后的诊断和治疗
你生病后去过医院吗,做过哪些检查?考试成绩怎么样?治疗和用药,如是否使用过抗生素和退烧药,疗效如何?
4)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吃、喝、睡拉撒路):饮食、睡眠、大便、尿液、体重变化等。
相关过往及其他病史的查询。
1你有过肺结核、肝炎、结缔组织病、糖尿病、肿瘤病史吗;有传染病接触史;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外伤,手术史。在疫区是否有长期居住史;是否有烟酒嗜好;性病史和旅游史。爱人健康状况、女性月经、婚育、流产史。是否有遗传病家族史。
2.体检
(1)必要时测量体温和肛温。
(2)全面系统的体检。
3.辅助检查
(1)血象1白细胞增多伴核左移: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白细胞不增不减;伤寒、副伤寒、疟疾、病毒感染及G——杆菌感染等;
③淋巴细胞增高,异型淋巴细胞大于10%: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④嗜酸细胞增高:寄生虫病、变态反应性疾病;
⑤贫血伴大量原始和幼稚细胞:急性白血病。
(2)尿常规;
(3)粪常规和隐血;帮助。
(5)胸部X线片检查;
(6)腹部B超;
(7)细菌学检查:血培养、痰培养、尿培养、粪培养。
4.针对性的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CT、MRI、HRCT、PET——CT。
(2)血清学试验:肥达反应、外斐反应、嗜异性凝集试验。
(3)自身抗体的检查:ANA谱、各种免疫球蛋白。
(4)各种穿刺抽液检查。
(5)各种活检。
(6)诊断性探查术:开胸探查、开腹探查,对诊断特别困难者才可考虑。发热的诊断流程相关疾病包括肺炎、肺脓肿、脓胸、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腹膜炎、肝脓肿、尿路感染、骨与关节化脓感染、急性乳腺炎、皮肤及软组织化脓性感染、产褥感染、急性盆腔炎、急性白血病、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结核病、化脓性脑膜炎、伤寒、肾综合征出血热。
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
A.颅脑损伤
B.变态反应
C.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D.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E.感染
『正确答案』E
下列关于弛张热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温升至39℃,持续数天,降至正常
B.体温升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降至正常,后又升至39℃以上
C.体温常至39℃以上,24h波动范围<1℃
D.体温常至39℃以上,24h波动范围<2℃,均在正常以上
E.体温常至39℃以上,24h波动范围>2℃,但都在正常以上
『正确答案』E
稽留热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败血症
B.疟疾
C.大叶性肺炎
D.布氏杆菌病
E.风湿热
『正确答案』C
以上关于“2021年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发热病因病机内容”的文章由昭昭医考官网编辑整理搜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更多的文章随时关注昭昭医考官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9.65MB 下载数4859 下载
8.65MB 下载数8956 下载
7.61MB 下载数3265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