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下面的留言区,有人附和也有人反对,你来我往,非常热闹。
按理说,这么长时间的文章不应该再被重新挖出来,引起新一轮的讨论,但去年一些院校的改动还是挺大刀阔斧的。
比如比较大的有:
1.中国传媒大学:对考研招生进行全面改革,包括初试自命题科目设置、复试选拔流程、复试考核办法等。
2.深圳大学:各方面比中传改动更大,尤其是公共课改革,所有全日制专业统考考试科目改为选用英语一;除极个别专业,其他专业数学二改为数学一。
双非生降低了研究生质量?不是。事实上,根据中国教育网6月发布的《 2020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考研考生大部分是双非考生,约占83%,只有不到20%的考生来自“双”高校。
数据来源: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
也就是说大部分研究生都是双非,并不是都来自名好学校!
比如,前一段时间火起来的华为“天才少年”张霁,在项目中受到的关注比其他三个华科毕业的本科生都要多。为什么?因为起点不高,复读高考一年才考上了普通三本大学。毕业后考入武汉邮电学院研究生学习,最终于2016年以博士生身份进入华科。
但他在“天才少年”项目中拿到了最高的年薪201万元,华为并不是他的offer,腾讯、 IBM、阿里巴巴抛来橄榄枝,开出的最高年薪超过360万。这样的人才难道不优秀?
曾有一个HR这样评价学生:
985的学生和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不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环境造成了差距,但是并不能说普通院校的学生就一定不如985/211的学生。
教育并不是选拔,而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让自己变得更好的权利,小昭想着即使这样的无理要求真的有被摊到台面上去讲,咱们整个社会也是不会答应的。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同学们最关心的应该还是怕自己的本科出身不好,想考985/211,即使考研初试成绩还可以,但是复试的时候难免会遭受歧视而被刷。
关于这个问题,导师们是怎么看的呢?
可见老师在整个招生中是公平的。其实他们的目的是招够优秀的学生。
不管你是双非还是985/211的学生,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变得优秀,努力在初试中取得,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强化自己现有的优势,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成为导师想要的那种学生,而不是一味的关注本科标签。
更多考研资讯&免费福利
请关注昭昭医学考研官方订阅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