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换药操作技术
【目的】
1. 动态地观察伤口变化,及时调整伤口护理方案。
2. 改善伤口环境,施敷有效的药物,控制感染。
3. 保护新生的肉芽组织,促进伤口愈合。
【用物准备】
1. 常用敷料 各种医用敷料、棉球、棉签、无菌手套、绷带、胶布、弹力网帽等。
2. 药品类 70%或75%乙醇、活力碘、生理盐水、3%过氧化氢、0.02%呋喃西林、10%-20%鱼石脂软膏、止痛消炎软膏等。
3. 器械类 镊子、血管钳、线剪或组织剪、探针、刮匙等。
4. 其他用物 换药台、换药床、无影灯、污物桶。
【操作程序】
1. 工作人员衣帽整洁,热情接待换药病人,询问病情,查看病历。
2. 洗手、戴口罩。向病人解释清楚,安排适当体位,谢绝陪护人员入内,暴露换药部位,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3. 揭外层敷料,伤口有血液或渗出液时戴手套取下。原则是:由外向内顺毛发生长方向轻轻取下。内层敷料用镊子取下,若粘住伤口,用生理盐水浸湿软化后,顺伤口长轴方向缓慢取下,检视其气味、引流液等。
4. 评估伤口。按目前国际上最常用、分期法,即伤口外观颜色分期:黑色伤口、黄色伤口、红色伤口、粉红色伤口。
(1) 黑色和黄色伤口:缺乏血液供应的坏死组织,软或硬的结痂,有或无渗出液,创面
有腐肉、感染。常见于压疮、下肢静脉溃疡、糖尿病足、烧烫伤不愈合伤口、手术延期愈合伤口,或其他急性伤口的延期愈合。
(2) 红色和粉红色伤口:健康血流的肉芽组织,清洁,正在愈合当中。常见于手术切口、
急性清洁伤口、小面积浅度烧伤、擦伤。
5. 再次洗手,根据伤口评估情况准备用物,原则是先用后取,后用的先取防止浪费和污染。
6. 将换药用物置于治疗盘中,放在操作方便的位置。
7. 处理伤口创面。
(1) 黑色和黄色伤口:①伤口清创,采用自溶无痛清创加手术清创相互配合,多次少量
分期分批地清除伤口的坏死组织:②消毒、清洁伤口,选择第三的药物和医用敷料包扎伤口,必要时用绷带固定。
(2) 红色和粉红色伤口:消毒伤口后,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上的消毒液,然后用适合的
敷料覆盖伤口,保护和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
8. 向病人宣教伤口情况及下次换药时间,让病人作到心中有数。
9. 处理用物。沾有血渍的剪刀、镊子等先浸泡消毒,再行清洗消毒。污染敷料倒入医用垃圾袋由医院统一处理。
【注意事项】
1. 环境清洁、安静,对所需用物按先后顺序备好。防止浪费和污染。
2.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正确评估伤口情况,发现伤口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 操作熟练,减轻疼痛,注意保护病人隐私。
4. 镊子不可混用。一把夹无菌敷料,另一把接触伤口。特殊感染伤口用过的污物做特殊处理。
以上就是换药护理操作技术,小编相信聪明如你一定掌握啦。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9.65MB 下载数1489 下载
8.36MB 下载数2365 下载
10.49MB 下载数7594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