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备考:化疗前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的相关知识,昭昭小编整理如下:
1.做好护理评估。
在确定病人需要化疗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理状态、体质状况、病史等进行初步分析、评估。恶心呕吐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女性患者比较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而降低机体对恶心呕吐的耐受力,特别是曾经有过妊娠剧吐的孕妇在化疗时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老年人呕吐率高是由于老年人胃蠕动、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降低、胃排空时间延长、胃残留增多、胃内压升高等原因。此外,前一次化疗后体质虚弱及有胃肠病的病人更易出现呕吐。所以,针对情感障碍的女性患者应尽量住单独病房或小病房,且病房中女性病员较轻,以免互相影响,加重症状。
2.了解化疗情况。
护士对病人进行了初次化疗或再化疗,止吐药的用量,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情况,恶心呕吐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都要有一定的了解。化疗过程中常常有恶心呕吐的经历,病人对当时机体产生强烈的不适感觉,在化疗前就已经出现恶心、呕吐前期症状,害怕化疗。但第一次接受化疗的患者这种症状比较少见。因此,对于曾经接受过化疗的病人,要强调化疗的重要性,让他们从思想上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熟悉化疗方案。
化学治疗方案、剂量、药物等不同,引起呕吐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与单次化疗、大剂量与小剂量、高致吐药及低剂量化疗的联合化疗相比,前者更容易出现恶心、呕吐。化学疗法引起呕吐的原因是药物刺激大脑呕吐中心,产生引起吐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等。第二,化疗药物所致的胃畅道反应刺激髓质的呕吐中枢,也可能引发呕吐。因此,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呕吐反应,并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如:大剂量环磷酰胺、顺铂等联合化疗时出现的呕吐反应。
4.进行心理治疗。
化学疗法的毒副作用使病人在遭受癌症折磨的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紧张、悲观、抑郁的情绪,做好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说明化疗的目的、方法、优点及副作用,使患者了解相关知识,放松心情,配合治疗,并叮嘱病人在生活中尽量做到生活自理,淡化病人角色意识,鼓励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情趣和意识。
5.饮食指导。
化学疗法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同样具有杀伤作用。所以化疗对机体的损害比较大,患者在化疗前应适当补充营养,指导病人均衡饮食。给化疗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