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执业资格备考:高龄骨折患者急诊护理的相关内容如下:
1.急诊护理工作本身具有很高的风险。老年骨折患者更是常有重病、复杂的情况,容易因为患者自身已经有的生理功能衰退而出现难以预料的变化,而患者家属往往因认知不足,对骨折以外的病情变化难以理解,容易发生纠纷。所以,在处理高龄骨折急诊病人时,护士除了要具备平时训练出来的应急能力、熟练的抢救技巧外,高度的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除了密切观察病人骨折肢体血运、感觉、运动等情况,还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肢体血运、感觉、运动等情况,并密切观察病人的身体状况。
2.细致的护理工作往往能缓解病人和家属的负性情绪,例如由于突发受伤而产生的焦虑、烦躁和恐慌,例如,在送病人去X线室等检查时,全程护理人员陪同并给予专业指导,可避免因意外受伤加重疼痛甚至损伤。当病人病情比较平稳后送骨科病房时,与病区医护人员详细说明病情和急诊情况可以让病人及家属产生亲切感和被关怀感,有助于获得对急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3.与病人和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非常重要。病人及其家属到医疗环境、医疗设备相对较好的医院就诊是对医院医疗质量的信心,但同时,也会产生对抢救和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对医疗护理的风险和不稳定缺乏认识,病人和家属一看到超出预期的病情变化,就会怀疑是否医护措施不当,因此要及时与病人家属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4.良好的急救记录对于诊断和治疗疾病,防止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具有积极意义。救护记录不规范是缺乏自卫意识的表现,因此,在抢救危重病人时,不能只重视抢救措施、速度、效果,而忽略了急诊抢救和护理记录,如果抢救记录不完整、过于简单、错误时间、病情变化、病情变化等,没有及时记录甚至涂改,都可能在医疗纠纷中无法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重视急诊病历的规范化,对减少医疗纠纷、保障医护人员自身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