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家长如何急救孩子
儿童意外事故,按其严重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溺溺、电击、雷击、大出血、气管异物、中毒、车祸等,一种是迅速危及生命的。这种意外,必须在现场争分夺秒地进行正确和有效的急救措施,以防止可以避免的死亡;还有一种虽然不能瞬间致命,但也非常严重,如各种烧烫伤、骨折等,如不作处理或处理不当,也可造成死亡或终身残疾。所以,以上两种情况,都需要做一些应急处理。
如重症病儿处于“缺医少药”的家中现场,则是在医生到来之前。怎么才能进行急救呢?家庭急救的原则是:救死扶伤,不伤残,少痛苦。
一、先救命:不管发生什么严重的情况,也不管怎样,如果病人的呼吸、心跳都已经不规律、快要停止或刚刚停止,那么,最重要的是设法用一种人为的力量暂时帮助病儿呼吸,从而使病儿恢复自主呼吸;帮助他的心跳,维持他的血液循环。
正常温度下,呼吸、心跳若超过4分钟,生命将岌岌可危;超过10分钟,就难以恢复。所以,当病人的呼吸、心跳出现严重障碍时,若迟迟不进行急救,只等医生抢救,或送往医院再抢救,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有一次,当失去了救死扶伤的良机,即使医生多么高明,医疗设备再先进,也无济于事。所以,在这十多分钟的时间里,要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心脏挤压等急救措施,这是最重要的两种救命方法,家长一定要学会!
对于垂危儿童的抢救,家长们也应针对一些易消除的致病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当外伤大出血、动脉血管破裂时,要及时止血;冬天发生煤气中毒时,要立即打开门窗,或把中毒的孩子抱到别的房间,以免吸入一氧化碳等。
二、预防残疾:即在抢救垂危儿童生命的同时,尽量避免日后给病儿留下残疾。我们在急救时处理不当,一些垂死的孩子虽然得救了,但有时留下了残废,造成终身不幸。若儿童摔伤,常导致脊椎骨折,若疑有此种骨折,应禁止患儿走动,转运时必须使用木板等板式担架运送。然而,有些父母往往因缺乏常识或疏忽,仍让患儿走动,或用绳索、帆布等软担架将病儿送到病儿,甚至背挽抱扶,使病儿的脊椎骨折,随著体位的继续活动而损伤脊髓,造成终身截瘫。
如遇各种化学灼伤、眼、食道等部位,现场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切不可等到医院处理,以免使组织受到严重腐蚀烧伤,以致眼睛失明或食道形成疤痕。
三、少痛:指在现场急救时尽量减少病儿的痛苦,因为意外灾害造成的伤害往往非常严重,常常给孩子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如果出现各种烧烫伤、骨折,疼痛剧烈甚至可引起休克,加重病情。因此,尽可能做到减轻病儿的痛苦,在移动、处理的时候要轻柔,语言要温和(有些孩子病得神志尚清),不要认为反正是救命要紧,其他方面就不管不顾。先期救助,防残疾,少受苦,虽然有主次、轻重之分,实际上也是一统的相辅相成的措施,父母遇事要冷静地实行。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