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产期用药特点:
孕期母体特征孕期母体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变化,如孕妇血量增加,使药物分布容积增大;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流量增大,加速药物清除;肝血流量增大,加速药物代谢;肾肠蠕动减弱,影响药物吸收等。
药物的胎盘转运据研究,胎盘绒毛与母亲直接接触的面积约为10~15m2,并通过如此广泛的面积进行物质交换和药物转运。众所周知,大部分药物可以通过胎盘转移到胎儿体内,也可以从胎儿转移到母亲体内。药物通过胎盘的方式有简单的扩散、易扩散、主动运输和特殊运输。药物本身的特性和母胎循环中药物浓度差是影响药物运输速度和程度的主要因素。分子量<500,脂溶度高,与血浆蛋白结合力低,非离子化程度高的药物易通过胎盘。
药物对胎儿影响孕期用药,药物可对胎儿产生有益的治疗作用,也可引起有害的致畸、发育缺陷、器官功能损伤和溶血甚至致死作用。其影响主要有药物性质、剂量、疗程长短、胎儿遗传素质和妊娠时间等。受精后17天内,细胞具有潜在的多向性,胎盘循环尚未确立。这一时期的药物对胚胎的影响是完全还是完全没有的,都是药物对所有或部分胚胎细胞的损害,导致胚胎早期死亡。
并非指药物对胚胎没有损伤或损伤少量细胞,因为细胞具有潜在的多向性,可以补偿或修复受损细胞,胚胎仍然可以继续发育。受精后17~57天为器官分化期,胎盘循环已经建立,胚胎细胞开始定向发育,一旦受到有害药物的影响,极易发生畸形。受精者57天至足月,多数器官分化已完成,功能逐步完善,如受有害药物的影响,主要是功能缺陷和发育迟缓。
新生儿体内药物代谢特征新生儿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比例较低,与药物的结合力远小于成人,导致游离型药物浓度升高,游离型药物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使新生儿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但是新生儿器官发育不完善,生物转化和排泄功能不成熟,分解和清除药物的能力相对较低。因此,胎盘进入体内的新生儿的药物作用远大于胎儿,更容易引起药物蓄积中毒。
哺乳期妈妈用药后,药物可以通过乳汁被宝宝摄取,分子<200,脂溶性高,碱性弱,非离子化程度高的药物很容易存在于乳汁中。乳汁中的药物浓度可以和母亲的血浆一样甚至更高,但一般不超过母亲剂量的1~2%,对婴儿影响不大。药物对乳儿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药物本身的性质。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