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官网小编整理的关于“护士资格考试:护患关系”的内容如下,请仔细阅读。
1.性质
(1)护患关系是职业人际关系(也称治疗性人际关系)
(2)护患关系是职业互动关系
(3)护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一)主动-被动模式这是传统的护患关系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士处于主动和主导的地位,病人处于完全被动和接受的从属地位。也就是说,只要护士认为有必要,所有的护理活动都可以在没有患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患者难以发表意见的情况下,如昏迷、全麻或婴儿。这就需要护士发挥积极作用。
(二)指导-合作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士和患者双方都有主动权,护士决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患者尊重护士的决定,积极配合,提供自己与疾病相关的信息,对计划提出意见和建议。该模式主要适用于病情较重但有意识的患者。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指导,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参与式模式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护患双方拥有大致平等的主动权和权利,共同参与护理措施的决策和实施。患者不是被动接受护理,而是主动配合、参与护理;护士尊重患者的权利,通过与患者协商共同制定护理计划。该模式主要适用于慢性病患者和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
护患关系的阶段护患关系的建立、维持和终止可分为三个阶段。
最初阶段始于病人和护士开始接触时。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护患信任关系,确定患者需求。信任关系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护士观察、询问、评估患者,收集数据,找出患者的健康问题,制定护理计划。患者根据自己的言行逐渐建立起对护士的信任。
工作期间,护患双方在信任的基础上开始合作。护士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施护理措施,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满足患者需求,实现护理目标。在护理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参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减少对护理的依赖。
达到护理目标后,护患关系将进入终结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成功终结护患关系。护士应了解患者对当前健康状况的接受程度,制定维护和促进患者健康的教育计划,了解护士和患者对护患关系的评价,并征求患者的意见,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知识请关注昭昭医考官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