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初级护师考试15个重要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具体由昭昭医考官网小编整理如下:
一、瞳孔改变的临床表现
观察瞳孔对光线的反应情况。
分离上、下眼睑,用手电筒光直射瞳孔。正常情况下,当光线照射到瞳孔时,瞳孔会立即缩小,移走光线后会恢复正常。对光线反应迟钝或消失的重危或昏迷患者。
二、观察瞳孔大小。
通常情况下,瞳孔直径在3毫米左右,双侧对称,随着光线强度的增加,瞳孔缩小或扩大。病理学上,双侧瞳孔扩大,常与颅内压升高、颠匣类药物中毒有关;双侧瞳孔缩小,常与有机磷、吗啡、氯丙嗪等药物中毒有关;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提示颅内病变。
保留灌肠灌肠操作程序。
1、对使用的物品进行准备,带到病员床边,向病员说明,以便相互配合。
2、嘱病员大小便失禁或大小便量少。
3、取侧卧位,要视情况而定,最好是在左还是右。裤子会褪色到膝部,臀部靠近床沿,在治疗巾的帮助下,垫上橡皮单,抬起臀部大约10厘米(小枕头垫在臀下)。
4、抽吸药液,连接肛管,排气,肛管前段的肛门与肛管反向折;左手分开暴露肛门,右手轻轻插入肛管,插入肛门15厘米左右。
5、抬起洗涤器,洗涤器的液面不要超过30厘米,放松肛管,让溶液慢慢流入。
6、当溶液流尽后,倒温5-10次后,将肛管折回,拔出手指包住肛管置于弯曲的圆盘内,用手纸在肛门上轻按。
7、待10-15分钟后,将水枕、橡皮单和治疗巾取出,整理床铺、环境、清洁。
三、静脉内注射。
(1)定义:自体静脉输注药物。
(2)位置:所需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浅静脉、足背和踝部静脉(如手背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
(3)持针姿势:皮下注射。
(4)进针角度:针的与皮肤成20°角。
(5)系止血带的要求:穿刺点部位上方6cm以上,碘酒与酒精消毒皮肤间隔时间不少于6分钟。
注意事项:推药时若有局部疼痛,痛后,试抽无回血,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除针头,更换部位,再次注射。需要长时间静脉给药的患者,应从远端小静脉开始,以保护静脉。掌握药物注射的速度,随时倾听患者的主诉,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观察注射部位及病情变化。对于组织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应先注入少量的生理盐水,确认针头在血管内,然后换用注射器注射药液,以防止药液溢出而引起组织肿胀。
四、脉搏测量。
目的。
1.测量患者脉搏,判断是否有异常。
2.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状况。
实施要点。
1.评估病人:
询问和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向病人说明脉搏测量的目的,并与病人合作。
2.操作要点: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姿势,使手臂轻松地放在床上或桌面上。
食指、中指、无名指指端按桡动脉,力度适中,最好感觉脉搏。
一般病人可测量30秒,脉搏异常病人,测量1分钟,核实后报告医生。
3.指导要点:
(1)告知病人脉搏测量注意事项。
(2)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可指导病人学会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
注意事项。
1.如果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情况,需要在稳定后进行测量。
2.脉搏不足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量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同时测量1分钟。
五、应激反应。
当个人意识到内外环境的刺激时,立即通过认知活动判断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称为初级评价。如果没有关系,就不会有压力反应。如果判断有利害关系,处于紧张状态,刺激就会变成压力源,个人会立即对压力源是否可以改变进行评估,即对个人能力和社会支持进行评估,称为次级评估。因此,当个人通过认知评估发现压力源的威胁时,就会引起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反应。
六、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输液法。
(1)目的:需要长期输液,周围静脉不易穿刺;周围静脉衰竭需要测量中心静脉压的患者;静脉高价营养输液者。
(2)取下颌角与锁骨上缘中点连接的上1/3颈外静脉外缘为穿刺点。
(3)操作方法。
1)用同周围静脉输液法准备输液装置,排气后挂在输液架上,输液头皮针插入肝素锁后置治疗盘备用,撕开透明包装纸备用。
2)患者取枕平卧,头部偏向对侧后仰,必要时将小枕垫在肩下,使颈部伸展平直。
3)操作人员站在患者头部,选择穿刺点并定位。常规皮肤消毒,消毒范围8cm*8cm,打开无菌穿刺包,戴无菌手套,铺孔巾。
4)助手指示颈静脉三角按压,使静脉充盈。术者用1%普鲁卡因在穿刺点旁边2mm处局部麻醉,然后用刀尖在穿刺点刺破皮肤,用穿刺针和皮肤以45°向心方向刺入皮下。进入皮肤后,改为25°沿颈外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回血后,立即取出穿刺针芯,一只手按住针栓孔,另一只手将准备好的硅胶管送入针孔10厘米,慢慢注入生理盐水。
5)确定导管在血管内后,右手轻按穿刺针,左手慢慢退出穿刺针,连接肝素锁和输液器,用透明敷贴牢固定针栓和肝素锁,打开调节器调节输液速度。
6)密封管:输液结束后,关闭调节器,拔出输液器头皮针,从肝素锁中注入0.5%肝素或0.4%枸橼酸钠生理盐水2ml密封管,用无菌静脉帽堵塞针栓孔,用纱布包裹固定在耳下颈部。
7)再输液:准备输液装置、排气、常规消毒肝素锁,将连接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锁。
8)停止置管:长期静脉置管患者应在接注射器的同时吸入和拔出,防止空气和残留血块进入静脉。拔管动作稳定。拔管后加压几分钟,消毒穿刺点皮肤,覆盖无菌敷料。每天用苯扎溴铵酊棉球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更换敷料。其余与封闭输液法相同。
七、氧气表结构。
①压力表:可以测量氧气缸中氧气的压力。压力越大,储存的氧气越多。
②减压器:弹簧自动减压装置,将来氧气筒内的压力降低,保证氧气流出稳定安全。
③流量计:可以测量每分钟的氧气流量。表中有一个金属浮标。当氧气流经氧气表时,浮标被吹起。浮标上端平面所示的刻度是每分钟的氧气流量。流量表下面有一个开关,可以调节氧气流量。
④湿化瓶:用于湿润氧气,以免呼吸道粘膜受到干燥气体的刺激。湿化瓶一般配备1/3~1/2的蒸馏水,肺水肿患者吸氧时应用20%~30%的酒精湿化,以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湿化瓶有两根管子,长管的上端与氧表的流量表连接,下端插入水中;短管的上端与患者的吸氧装置连接,下端不能接触水面。
⑤安全阀:氧气流量过大,压力过高时,压力阀内部活塞自动推动,过多的氧气从周围的小孔流出,保证安全。
八、导尿管留置术。
导管留置术是在导尿后,将导管留在膀胱内,以引流尿液,避免多次插管引起感染。
(1)目的:抢救休克和危重患者时,可以正确记录尿液,测量比重,观察肾功能;盆腔器官手术,避免手术过程中误伤膀胱;昏迷、尿失禁或会阴伤口留置导尿管,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便于持续引流冲洗,促进切口愈合和膀胱功能恢复。
(2)操作方法:剃去阴毛;消毒方法同导尿术。消毒后,插入导尿管,排出尿液后,夹住导尿管尾端;固定尿管:双腔气囊尿管固定法:带气囊的尿管插入膀胱后,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5~7cm,然后根据尿管上注明的气囊容积向气囊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立即夹紧管腔口,轻拉尿管有阻力感时,证明尿管已固定好。若病人感觉疼痛,应抽出生理盐水,将尿管再稍向前推进,然后再注入生理盐水。
胶布固定法:女性,用宽4cm、长12cm胶布一块,将长度2/3处剪成三条,胶布完整的1/3贴在阴阜上,剪开的三条中间的一条固定尿管,其余两条分别贴在对侧大阴唇上。男性,用蝶形胶布固定在阴茎两侧,再用两条细长胶布环绕一圈固定在阴茎上,开口向上,注意两端勿重叠,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致阴茎水肿。在距离尿道口1cm处用胶布将折叠的两条胶布粘在尿管上;接集尿袋:固定时应留出足以翻身的长度,再固定在床单上。
九、四肢骨折的护理。
1.心理护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患者的痛苦,关心和安慰患者,增强治疗信心。
2.一般护理:加强基础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卧床不起、保持床单位卫生。注意饮食卫生,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适量纤维、多喝水,预防便秘、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3.疼痛护理:骨折患者疼痛的原因很多,根据不同的原因和时间进行护理。骨折断端移动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的疼痛。固定前不要移动患者或暂时牢固固定,少移动。因肿胀压迫引起的疼痛,抬起患肢,早期冷敷减少血液循环,缓解水肿止痛,预防出血,晚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止痛。
前臂和小腿骨折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用石膏固定的患者,石膏内的疼痛,要分析原因,严禁在石膏内塞纱布和棉花。如果石膏压迫,需要拆石膏,避免压疮。
4.观察病情:观察患肢变化,注意肿胀、疼痛、刹车,抬高患肢或功能位置。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要观察全身变化,有无出血、休克等,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嘱处理。
5.预防感染: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当容易引起感染。预防方法是早期彻底清创,全身使用抗生素,增强营养。
心肌疾病症状的护理措施。
一、栓塞:
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抗凝剂。观察偏瘫、失语、血尿、胸痛、咯血等症状,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
二、心绞痛:
立即平躺,抬起下肢。安慰患者,缓解紧张。如果有心绞痛,遵医嘱服用硝酸甘油药物,继续吸氧。准备抢救用品、药品、电复律器械等急救设施。
三、心衰护理:
按心功能不全常规护理。
肺气肿的护理措施。
1.饮食要注意营养成分,多补充蛋白质类食物。心衰患者应注意忌盐。如果长时间饮食较少,又使用利尿剂者应注意钾离子的补充。食物中钾离子含量较高,如桔子,香蕉,鲜蘑菇等。
2.记录患者每天的饮食量、饮水量和排尿量。
3.禁止吸烟,避免吸入灰尘和有害气体。
康复期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可作腹式呼吸。由于患者利用胸腔呼吸肌进行气体交换的能力已经达到了,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腹膈肌的辅助呼吸功能,增加吸氧量和有效通气量,以弥补通气不足,缓解症状。
4.特殊方法:
(1)首先做呼气,呼气时双手轻按腹部,腹壁逐渐下陷,使气体逐渐通过口呼出。与此同时,口唇缩成哨状,使气体慢慢呼出。防止小气道过早关闭,确保肺部气体充分排出;
(2)后期吸气。吸气时,双手仍然放在腹部,但腹壁应逐渐膨胀,嘴应闭合,使空气逐渐从鼻子吸入,使吸入的空气加热、湿化和过滤,以减少对气管粘膜的刺激;
(3)深而慢的呼吸,使呼吸时间比吸气时间稍长,以确保肺部气体充分呼出,减少体力消耗。根据体力,腹式呼吸时,取站或坐或卧。
5.配合一种中国传统太极拳(太极拳)、气功、长距离步行等体疗。
6.如果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急性呼吸、心力衰竭和消化道出血症状,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腹痛的诱因。
饮食:如胆囊炎、胆石症等,常发生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急性胰腺炎常与暴饮暴食有关;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发生在饮食后。
剧烈活动:面部引起肠扭转。
驱虫不当:可诱发胆道蛔虫。
脱掉隔离衣。
(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个活结。
(2)解开两个袖口,将一些袖子套在肘部,方便消毒双手。
(3)消毒清洁双手后,解开领扣,右手伸入左腕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的左手握住右手,将袖子隔开,将袖子拉下,双手转换,逐渐退出袖管。
(4)用左手自己的衣服握住肩膀和肩膀,取下右手,然后用右手握住领子,向外折叠,取出左手。
(5)左手握领,右手对齐隔离衣两侧(如果挂在半污染区,隔离衣的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挂在衣钩上。不再穿的隔离衣脱下清洁面向外,卷入污染袋。
膀胱造瘘病人的护理。
膀胱造瘘内导管的更换最好在医院进行。导管外口护理;夏天每天更换敷料,其他季节可视情况增减。换药前清洁双手,消毒皮肤,观察口外皮肤和分泌物的颜色。外皮应按照一般换药前的消毒准备,外涂油纱,用消毒纱布覆盖管周围。
纱布外最好用脱敏胶布粘贴或腹带。使用一次性尿袋时,应及时在尿袋下放尿,尿袋不应高于造口。换尿袋时,应先放尿后换袋。尿袋可以用别针固定在衣服和裤子上。出门时,尿袋可以装在特殊的布袋里,放在肥大的裤子里或外用肥大的外套里,高度合适。
骨癌晚期病人的护理。
加强对晚期骨癌患者的营养护理,目标是帮助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改善营养状况。护理措施包括: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充足的营养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强调营养在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尽量选择适合患者口味、营养丰富的食物。
在没有特殊禁忌的情况下,主要以患者个人喜好为原则;鼓励患者少吃多餐,注意饮食环境;对于饮食困难的患者,应遵医嘱使用静脉营养支持疗法。
护理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检查患者营养状况是否改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清铁水平是否明显提高,还要考虑患者自身的感受,是否符合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增加患者的心理和身体负担。
以上就是“初级护师考试15个重要知识点”的相关内容了,更多关于初级护师考试的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昭昭医考官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