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士考试基础护理:病房环境管理,病房环境管理情况如下,请认真阅读。目的是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
(1)社会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
(2)物质环境安全:预防和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a.避免物理损伤:包括机械损伤,如跌落或从床上跌落,地面应防滑,栏杆和扶手应靠墙设置,呼叫器应方便使用;
b.对于温度引起的伤害,如烧伤,应注意冷热治疗的注意事项,易燃材料的安全使用和储存,有防火设施和火警时的疏散措施;
对于生物伤害,应采取措施杀灭蚊蝇。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严格,规章制度健全,医院布局设施符合卫生要求。
c.避免医源性损伤:医护人员语言和行为不当,责任心不强,违反操作规程,对患者造成生理和心理伤害,称为医源性损伤。应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尊重和关爱患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安静: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白天病房内噪声强度控制在35~40 dB。当噪声强度为50~60 dB时,会造成相当大的干扰。
长期暴露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可引起头痛、头晕、耳呜、失眠等症状。噪音达到或超过120分贝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保持病房安静的措施是:
工作人员说话、行走、操作和关门时要轻;门窗可以自由开关,椅脚有橡胶垫:病床、推车等滑轮,定期润滑;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传,保持病房安静。
清洁:保持病房内的护理单元、病人和工作人员整洁。温湿度:普通病房温度应保持在18~22;新生儿室、手术室、产房的室温应为22~24,病房的湿度应为50%~60%。
室温过高,影响身体散热,让患者感觉烦躁。室温太低,病人容易感冒。
病房内湿度过高时,有利于细菌繁殖,体内水分蒸发缓慢,患者感觉闷热。所以湿度过高对心肾疾病患者是不利的。室内湿度太低,空气干燥,水分蒸发快,呼吸道粘膜干燥,咽喉痛口渴,所以湿度低不利于气管切开、呼吸道感染、急性喉炎患者。光与装饰:采光包括自然光和人造光的控制和调节。
色彩对人的情绪、行为、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注意环境的色彩,适当摆放花卉和绿色植物(过敏性疾病房间除外)。
护士考试基础护理:病房环境管理通风:医院应定期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为30分钟。通风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净化空气,增加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降低空气中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密度。通风是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的有效措施,也能让患者感到舒适。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8.54MB 下载数8569 下载
7.36MB 下载数6598 下载
7.98 下载数5698 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立即扫码 下载资料